搜索
首页 《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》 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。

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。

意思:除夕那天又晚,山路路仍新。

出自作者[唐]戴叔伦的《建中癸亥岁奉天除夜宿武当山北茅平村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。驱传迷深谷,瞻星记北辰。古亭聊假寐,中夜忽逢人。相问皆呜咽,伤心不待春》是一首描绘岁末旅途艰辛,感慨人生无常的诗。 首联“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”,诗人以岁末日暮,驱车在险峻的山路上行进,表达出时间的紧迫感和旅程的艰难。颔联“驱传迷深谷,瞻星记北辰”则描绘了诗人迷失方向,只能仰望星空寻找北极星以确定方向的情况,象征着在困境中寻求指引。颈联“古亭聊假寐,中夜忽逢人”则描述了在古亭中稍作休息,半夜突然遇到人的情景。这个“逢人”的情节,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种种困难和危险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人关心的渴望。 尾联“相问皆呜咽,伤心不待春”是诗的点睛之笔,诗人与他人相互问询,悲痛哭泣,诗人的伤心之情已经无法用时间来衡量。这里的“伤心不待春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春天的到来也无法带来心灵的安慰。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艰辛和人生无常,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慨。诗中的意象丰富,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岁除日又暮,山险路仍新。
驱传迷深谷,瞻星记北辰。
古亭聊假寐,中夜忽逢人。
相问皆呜咽,伤心不待春。
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
戴叔伦(约732——约789),唐代诗人,字幼公(一作次公),润州金坛(今属江苏)人。年轻时师事萧颖士。曾任新城令、东阳令、抚州刺史、容管经略使。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。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,但《女耕田行》、《屯田词》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。论诗主张“诗家之景,如蓝田日暖,良玉生烟,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”。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。今存诗二卷,多混入宋元明人作品,需要仔细辨伪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山险

    读音:shān xiǎn

    繁体字:山險

    英语:difficult mountain terrain

    意思:(山险,山险)
    山势险阻之处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吴志•张温传》:“宿恶之民,放逸山

  • 岁除

    读音:suì chú

    繁体字:歲除

    英语:New Year\'s Eve

    意思:(岁除,岁除)

     1.年终。旧俗于腊岁(冬至后三戌之后)前一日击鼓驱疫,谓之逐除,故谓。
      ▶唐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