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登鄱阳寺阁》 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。

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。

意思:寺楼闲放望,不觉到斜晖。

出自作者[唐]贯休的《登鄱阳寺阁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标题是《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》,它是一首描绘诗人站在寺庙的楼阁上,悠闲地欣赏风景,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,勾起了对故乡的思念。诗中描绘了寒江、细雨、归鸿等自然景象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 首句“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”,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,站在寺庙的楼阁上欣赏风景,不知不觉间夕阳西下,余晖洒满大地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悠闲的姿态,表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。 “故国在何处,多年未得归”,诗人由远及近,开始触碰到自己内心的深处,开始思考自己的故乡在哪里,却多年未归。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,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。 “寒江平楚外,细雨一鸿飞”,诗人描绘了寒江、细雨、归鸿等自然景象,这些景象既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寥,也表达了诗人的向往自然、渴望归隐的情感。 “终斅於陵子,吴山有绿薇”,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诗人希望自己能像於陵子一样归隐山林,过上一种清静、自由的生活,同时也能欣赏到美丽的吴山绿薇。这一句既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,也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不满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寺楼闲望、夕阳西下、寒江细雨、归隐生活等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、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古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寺楼闲纵望,不觉到斜晖。
故国在何处,多年未得归。
寒江平楚外,细雨一鸿飞。
终斅於陵子,吴山有绿薇。
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
贯休(832~912),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

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斜晖

    读音:xié huī

    繁体字:斜暉

    英语:slanting rays of the setting sun; the last evening rays

    意思:(斜晖,斜晖)
    亦作“斜辉”。

  • 不觉

    读音:bù jué

    繁体字:不覺

    英语:unconsciously

    意思:(不觉,不觉)

     1.沉睡不醒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魏策二》:“齐桓公夜半不嗛,易牙乃煎熬燔炙,和调五味而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