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代人听琴二首》 惟有啼乌旧名在,忍教呜咽夜长闻。

惟有啼乌旧名在,忍教呜咽夜长闻。

意思:只有啼乌旧名字在,忍教呜咽夜长听说。

出自作者[唐]赵嘏的《代人听琴二首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忧郁的诗,以琴、花、泪、呜咽等元素,描绘出一个春夜相思的场景,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、痛苦和对远方思念之人的牵挂。 “抱琴花夜不胜春,独奏相思泪满巾”这两句,抱琴于花夜,泪湿巾帕,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相思之苦。“第五指中心最恨,数声呜咽为何人。”则以琴声的呜咽,进一步渲染出悲伤的气氛,同时也展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。 “湘娥不葬九疑云,楚水连天坐忆君”这两句,诗人借用湘娥的典故,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湘水连天,无法割舍。同时,通过“坐忆君”三个字,直接表达了对远方思念之人的深深牵挂。 最后的“惟有啼乌旧名在,忍教呜咽夜长闻”两句,诗人以啼乌之声与琴声的呜咽相呼应,进一步强调了悲伤的气氛。而“忍教呜咽夜长闻”一句,更表现出诗人无法忍受长夜相思的痛苦,情感深刻而感人。 整首诗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无尽的悲伤,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抱琴花夜不胜春,独奏相思泪满巾。
第五指中心最恨,数声呜咽为何人。
湘娥不葬九疑云,楚水连天坐忆君。
惟有啼乌旧名在,忍教呜咽夜长闻。
作者介绍
赵嘏,字承佑,楚州山阳(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)人,唐代诗人。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(806).年轻时四处游历,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,留寓长安多年,出入豪门以干功名,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。后回江东,家于润州(今镇江).会昌四年进士及第,一年后东归。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,入仕为渭南尉。约宣宗大中六、七年(852、853)卒于任上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呜咽

    读音:wū yè

    繁体字:嗚咽

    短语:作 响 鸣

    英语:sob

    意思:(呜咽,呜咽)

     1.低声哭泣。亦指悲泣声。
      ▶汉·蔡琰《悲愤》诗之一:“

  • 惟有

    读音:wéi yǒu

    繁体字:惟有

    意思:只有。
      ▶汉·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海内知识,零落殆尽,惟有会稽·盛孝章尚存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》诗之一:“惟有当时月,依然照杯酒。”
      

  • 旧名

    读音:jiù míng

    繁体字:舊名

    意思:(旧名,旧名)
    传统的概念;原来的名称。
      ▶《荀子•正名》:“若有王者起,必将有循于旧名,有作于新名。”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诸侯王表序》:“长沙、燕、代,虽有旧名,皆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