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严诜擢第归蜀》 巴江秋月新,阁道发征轮。

巴江秋月新,阁道发征轮。

意思:秋季新巴江,阁道征发轮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送严诜擢第归蜀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巴江秋月新,阁道发征轮》,作者没有明确指出,但从诗歌的内容来看,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出征将士的豪情壮志和才子功成名就的赞扬诗。 首句“巴江秋月新”,诗人以巴江秋月之新,象征着即将出征的士兵们精神焕发,斗志昂扬。同时,“新”字也暗示了这次出征是新的开始,有着新的希望和挑战。 “阁道发征轮”,描绘了阁道上的出发场景,战车启动,战马长鸣,士兵们整装待发,气氛紧张而充满斗志。 “战胜真才子,名高功世人”这两句是对将士们的赞美。他们若是真正的勇士,必将在战斗中取得胜利,名声和功勋将超越世人。这是对他们勇敢和才能的肯定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胜利的信心。 “工文能似舅,擢第去荣亲”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期待。他们不仅在战场上英勇无畏,文才也堪比舅氏,而且通过科举考试,离开家乡去追求荣耀和功名也是为了家族的荣誉。这体现了他们对于家族、对于国家的忠诚和奉献精神。 最后,“十月天官待,应须早赴秦”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鼓励和祝愿。十月时,朝廷等待他们的到来,他们应该尽早赶到朝廷,争取早日取得更大的成就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充满了对将士们的赞美和期待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信任和祝愿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巴江秋月新,阁道发征轮。
战胜真才子,名高功世人。
工文能似舅,擢第去荣亲。
十月天官待,应须早赴秦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发征

    读音:fā zhēng

    繁体字:發徵

    意思:(参见发徵,髮徵)

    解释:1.发令征收或征求。

    造句:”“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。“人不寐,将军白发征夫泪

  • 秋月

    读音:qiū yuè

    繁体字:秋月

    意思:
     1.秋夜的月亮。
      ▶晋·陶潜《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》诗:“叩枻新秋月,临流别友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十七夜对月》诗:“秋月仍圆夜,江村独老身。”

  • 征轮

    读音:zhēng lún

    繁体字:徵輪

    意思:(征轮,征轮)
    远行人乘的车。
      ▶唐·王维《观别者》诗:“挥泪逐前侣,含悽动征轮。”
      ▶宋·韩缜《芳草》词:“绣帏人念远,暗垂珠露,泣送征轮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