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》 骨鲠如君道尚存,近来人事不须论。

骨鲠如君道尚存,近来人事不须论。

意思:刚直如君道还活着,近来人事不须论。

出自作者[唐]徐夤的《上卢三拾遗以言见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骨鲠如君道尚存,近来人事不须论》是一首对人生、社会、道德、信仰进行深刻反思的诗篇。它通过对近来人事的描绘,表达了对正直、公正的追求和对虚伪、欺诈的批判。 首句“骨鲠如君道尚存”,表达了对忠诚、正直的坚守。这里的“骨鲠”一词,通常用来形容人性格刚直,直言不讳,而“君道”则是指对君主的忠诚之道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道德观念的坚守,即使在当今社会,这种道义仍然存在。 “近来人事不须论”一句,则是对现实社会的批判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社会现象的不满,认为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,而忽视了道德和信仰的重要性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疾危必厌神明药,心惑多嫌正直言”,则是对当前社会病态的描绘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们在疾病危急时刻过于追求物质利益,而忽视健康的重要性;在面对疑惑时,过于怀疑正直之言的现象的批判。 “冷眼静看真好笑,倾怀与说却为冤”,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虚伪、欺诈的无奈和失望。诗人以冷静的目光看待这些现象,认为它们真是可笑;但是,当与他人倾心交谈时,又为他们所受的冤屈而感到痛心。 最后两句“因思周庙当时诫,金口三缄示后昆”,则是对历史的反思。诗人想起古代的周庙中告诫之言,以及圣人金口三缄之事,表达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,认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,警示后人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当前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反思,表达了诗人对道德、信仰、正直的坚守和对虚伪、欺诈的批判。它提醒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不被物质利益所迷惑,坚守道义和信仰,同时也警示后人要从中吸取历史教训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骨鲠如君道尚存,近来人事不须论。
疾危必厌神明药,心惑多嫌正直言。
冷眼静看真好笑,倾怀与说却为冤。
因思周庙当时诫,金口三缄示后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骨鲠

    读音:gǔ gěng

    繁体字:骨鯁

    英语:bone sticking

    意思:(骨鲠,骨鲠)
    亦作“骨骾”。
     
     1.鱼、肉等的小骨。亦专指鱼骨、鱼刺。
      ▶《仪礼•公食

  • 君道

    读音:jūn dào

    繁体字:君道

    意思:为君之道。
      ▶《易•复》:“象曰:迷复之凶,反君道也。”
      ▶汉·蔡邕《独断》:“冬至阳气起,君道长,故贺。夏至阴气起,君道衰,故不贺。”
      ▶宋·宋祁《宋景文

  • 尚存

    读音:shàng cún

    繁体字:尚存

    造句:

  • 如君

    读音:rú jūn

    繁体字:如君

    意思:旧称他人之妾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,心里着气,商量要娶一个如君,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,接进士的书香。”
      ▶清·俞正燮《癸巳类稿•释小补楚

  • 来人

    读音:lái rén

    繁体字:來人

    英语:messenger; the one who came

    意思:(来人,来人)

     1.将来的人。
      ▶汉·扬雄《剧秦美新》:“宜命贤哲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