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雨后月中玉堂闲坐》 唯对松篁听刻漏,更无尘土翳虚空。

唯对松篁听刻漏,更无尘土翳虚空。

意思:只有对松树竹林听刻漏,更无尘土蔽空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偓的《雨后月中玉堂闲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诗,它描绘了一个宁静、清凉的夜晚,通过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句“银台直北金銮外”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,银台、金銮象征着权力和地位,而“直北”则暗示了诗人此时此刻的位置,远离了喧嚣和尘嚣。这句诗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即一个远离尘世喧嚣,追求内心宁静的场景。 “暑雨初晴皓月中”描绘了天气变化,雨后初晴,皓月当空,营造出一种清新、明亮的氛围。 “唯对松篁听刻漏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独自面对松树和竹子的场景,听着刻漏的声音,这不仅是一种环境的描绘,也暗示了诗人的孤独和内心的平静。 “绿香熨齿冰盘果,清冷侵肌水殿风。”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品尝冰镇水果的场景,以及感受到水殿清风拂面的感觉,进一步增强了环境的清凉和宁静。 “夜久忽闻铃索动,玉堂西畔响丁东。”最后两句描绘了夜晚的场景,随着时间的推移,突然听到了铃索的声音,这可能是宫中报时的信号,而“玉堂西畔”则暗示了诗人所在的地点。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夜晚的宁静,也暗示了诗人的身份和地位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,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。同时,它也表达了诗人对权力和地位的淡泊,以及对自然和清凉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银台直北金銮外,暑雨初晴皓月中。
唯对松篁听刻漏,更无尘土翳虚空。
绿香熨齿冰盘果,清冷侵肌水殿风。
夜久忽闻铃索动,玉堂西畔响丁东。
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
韩偓(约842年~约923年),晚唐五代诗人,乳名冬郎,字致光,号致尧,晚年又号玉山樵人。陕西万年县(今樊川)人。自幼聪明好学,10岁时,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,令满座皆惊,李商隐称赞其诗是“雏凤清于老凤声”。龙纪元年(889年),韩偓中进士,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,后入朝历任左拾遗、左谏议大夫、度支副使、翰林学士。其诗多写艳情,称为“香奁体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虚空

    读音:xū kōng

    繁体字:虛空

    英语:hollow

    意思:(虚空,虚空)

     1.空虚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匈奴传下》:“十二部兵久屯而不出,吏士罢弊,数年之间,北边虚空,野有暴骨

  • 尘土

    读音:chén tǔ

    繁体字:塵土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dust

    意思:(尘土,尘土)

     1.细小的灰土。
      ▶晋·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徐州人谓尘土为蓬

  • 松篁

    读音:sōng huáng

    繁体字:鬆篁

    意思:
     1.松与竹。
      ▶北魏·郦道元《水经注•沔水二》:“池中起钓臺,池北亭,郁墓所在也,列植松篁于池侧。”
      ▶前蜀·韦庄《春愁》诗:“后庭人不到,斜月上松篁

  • 无尘

    读音:wú chén

    繁体字:無塵

    意思:(无尘,无尘)
    不着尘埃。常表示超尘脱俗。
      ▶唐·崔橹《莲花》诗残句:“无人解把无尘袖,盛取残香尽日怜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荀鹤《题战岛僧居》诗:“师爱无尘地,江心岛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