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宿深上人院听远泉》 君问穷源处,禅心与此同。

君问穷源处,禅心与此同。

意思:你问到源处,禅思想与此同。

出自作者[唐]李端的《宿深上人院听远泉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夜晚听泉的场景,表达了对禅心的感悟。 首联“泉声宜远听,入夜对支公”,诗人以轻松的笔调描述了泉声适合在远处聆听,入夜时分,他面对着支公,似乎能听到泉水的声音。这一联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,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宁静、祥和的夜晚。 颔联“断续来方尽,潺湲咽又通”,进一步描绘了泉水的动态,它时而断断续续,仿佛在倾诉着什么,时而潺潺流动,仿佛在诉说着什么。这一联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拟人手法,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泉水的魅力。 颈联“何年出石下,几里在山中”,诗人开始探寻泉水的源头,他询问着何时从山石中涌出,又流经了多少里山路。这一联既表达了对泉水的敬仰之情,也流露出对山林的向往之意。 尾联“君问穷源处,禅心与此同”,诗人以禅语的方式回应了读者的疑问,他表示自己对于探寻泉水的源头并无兴趣,因为他的内心已经与禅心相通。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读者的关怀,也传达了对禅心的领悟。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、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感悟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禅心的热爱与感悟。它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,更是一次心灵的旅程,引导读者去感受自然的美好,去领悟禅心的深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泉声宜远听,入夜对支公。
断续来方尽,潺湲咽又通。
何年出石下,几里在山中。
君问穷源处,禅心与此同。
作者介绍 郁达夫简介
李端(737—784),字正已,赵州(今河北赵县)人,唐代诗人。少居庐山,师事诗僧皎然。大历五年进士。曾任秘书省校书郎、杭州司马。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,自号衡岳幽人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诗多为应酬之作,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,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,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,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。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。今存《李端诗集》三卷。其子李虞仲,官至兵部侍郎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禅心

    读音:chán xīn

    繁体字:禪心

    英语:the meditative mind

    意思:(禅心,禅心)
    佛教用语。谓清静寂定的心境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江淹《吴中礼石佛》诗:“禅心暮不杂,

  • 穷源

    读音:qióng yuán

    繁体字:窮源

    意思:(穷源,穷源)

     1.河流的发源处。
      ▶唐·薛能《黄河》诗:“人间无博望,谁复到穷源?”
     
     2.穷尽水流的源头。
      ▶宋·梅尧

  • 心与

    读音:xīn yǔ

    繁体字:心與

    意思:(心与,心与)
    以心相许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枚乘<七发>》:“杂裾垂髾,目窕心与。”
      ▶刘良注:“心与,心相许也。”
      ▶唐·裴度《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铭》序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