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蕴忠上人歙砚》 山僧有砚名龙尾,此石来从歙溪水。

山僧有砚名龙尾,此石来从歙溪水。

意思:山寺的和尚有砚叫做龙尾,这些石头来跟随来歙溪水。

出自作者[宋]强至的《题蕴忠上人歙砚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对山僧所拥有的砚台——龙尾砚的赞美诗。诗人通过对龙尾砚的描绘和赞美,表达了对这种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珍视。 首段描述了龙尾砚的形状和特点,如溪水而来,通明可照发毛,莹滑如镜,涵秋波,不学端州嫩紫。这些描述都体现了龙尾砚的独特之处,其质地和颜色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接下来的段落中,诗人进一步赞美了龙尾砚的形状和用途。他描绘了砚台被雕刻成寒瓦形,如从铜雀飘零,保留了原始的形状,只有乱点生繁星。这样的描述展现了龙尾砚的独特美感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尊重。 诗人还赞美了高闲上人将龙尾砚珍藏并精心使用,拂开轻雾磨烟煤,挥洒霜毫冰纸滑。这样的描述展现了龙尾砚的使用价值,也表达了诗人对高闲上人的敬意和赞赏。 最后,诗人感叹世上别有润色材,胡不往焉与徘徊,日濡大笔把诏裁,无久滞此空尘埃。这样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视和欣赏,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龙尾砚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珍视,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感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山僧有砚名龙尾,此石来从歙溪水。
通明直可照发毛,莹滑不容安手指。
案上长疑片月生,匣中自有浮云起。
苍然颜色涵秋波,不学端州夸嫩紫。
溪匠琢为寒瓦形,如从铜雀初飘零。
只仍故状不复改,独有乱点生繁星。
高闲上人妙书札,什袭藏来时一发。
拂开轻雾磨烟煤,挥洒霜毫冰纸滑。
咄嗟此砚何为哉,世上别有润色材。
胡不往焉与徘徊,日濡大笔把诏裁,无久滞此空尘埃。
作者介绍
强至,字几圣,钱塘(今杭州)人。庆历六年进士,充泗州司理参军,历官浦江、东阳、元城令。熙宁九年卒,年五十五。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,编《祠部集》四十卷,曾巩为之序,已佚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龙尾

    读音:lóng wěi

    繁体字:龍尾

    意思:(龙尾,龙尾)

     1.星宿名。即箕宿,二十八宿之一。居东方苍龙七宿之末,故称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五年》:“童谣云:‘丙之晨,龙尾伏辰,均服振振,取虢之旂。’”杜预

  • 溪水

    读音:xī shuǐ

    繁体字:溪水

    意思:指从山里流出来的水流。
      ▶《三国志•吴志•朱桓传》:“城外有溪水,去城一里所,广三十余丈,深者八九尺,浅者半之,诸军勒兵渡去,桓自断后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建《赠华州郑大夫》诗

  • 山僧

    读音:shān sēng

    繁体字:山僧

    意思:
     1.住在山寺的僧人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卧疾穷愁》诗:“野老时相访,山僧或见寻。”
      ▶唐·刘长卿《寻盛禅师兰若》诗:“山僧独在山中老,唯有寒松见少年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