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云居寺孤桐》 直从萌芽拔,高自毫末始。

直从萌芽拔,高自毫末始。

意思:直接从萌芽拔,高从一点点开始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云居寺孤桐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青桐为题材,通过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青桐的赞美和对正直、坚韧品质的崇敬。 首句“一株青玉立,千叶绿云委”,形象地描绘了青桐的外观,青翠的树干像一株青玉一样直立,而千片绿叶则像绿色的云朵般簇拥在一起。这两句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,让人对青桐的美丽有了直观的感受。 “亭亭五丈余,高意犹未已”,进一步描述了青桐的高大形象,它亭亭耸立,高达五丈余,似乎还在不断地向上生长。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让人感到敬佩。 接下来,“山僧年九十,清静老不死。自云手种时,一棵青桐子”几句,描绘了一个有趣的人物——山僧。他年近九十,却清静自修,精神矍铄。他回忆起种青桐的往事,讲述了青桐从一颗小苗长成高大树木的过程,表达了对青桐坚韧品质的赞赏。 “直从萌芽拔,高自毫末始”两句,是对青桐生长过程的生动描述,青桐从微小的萌芽开始,不断向上生长,直至成为高大的树木,这种生长过程体现了它坚韧不屈的精神。 “四面无附枝,中心有通理。寄言立身者,孤直当如此”几句,则是通过青桐的“无附枝”、“有通理”来比喻人的正直和坚韧的品质。诗人借此告诫人们,做人应当像青桐一样正直、坚韧,不随波逐流,不依附权贵,有自己的原则和处世之道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青桐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正直、坚韧品质的赞美,以及对做人应当坚守原则的告诫。诗中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人物故事让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株青玉立,千叶绿云委。
亭亭五丈余,高意犹未已。
山僧年九十,清静老不死。
自云手种时,一棵青桐子。
直从萌芽拔,高自毫末始。
四面无附枝,中心有通理。
寄言立身者,孤直当如此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萌芽

    读音:méng yá

    繁体字:萌芽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sprout

    意思:亦作“萌牙”。
     
     1.草木初生的芽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月令》:“﹝仲春之月﹞是月

  • 拔高

    读音:bá gāo

    繁体字:拔高

    英语:lift; raise

    意思:谓对某些人物、作品或成绩等有意识地加以抬高。
      ▶任斌武《无声的浩歌》:“而上级机关也就喜欢这种‘拔高’的典型,还闭着眼睛发

  • 末始

    读音:mò shǐ

    繁体字:末始

    意思:始末;原委。
      ▶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•如是我闻一》:“余谓此言推鬼神之末始,植义甚精。”

    解释:1.始末;原委。

    <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