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》 鹤板求儒术,深居意若何。

鹤板求儒术,深居意若何。

意思:鹤板寻求儒学,深居觉得怎么样。

出自作者[唐]皎然的《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一身赍万卷,编室寄烟萝。砚滴穿池小,书衣种楮多。吟诗山响答,泛瑟竹声和。鹤板求儒术,深居意若何》是一首优美的五言古诗,通过对诗人自身读书生活的描绘,表现出诗人的儒雅气质和对学问的热爱。 首联“一身赍万卷,编室寄烟萝”,诗人以自述的方式,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。他随身携带万卷书籍,寓居在如烟的藤萝之中,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学问的痴迷,也暗示了他在艰苦环境中仍能坚持求知的精神。 颔联“砚滴穿池小,书衣种楮多”,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刻苦读书的场景。砚台里的水滴穿成了小池,书页上则种满了各种纸张,这种细节的描绘,既表现了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,也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。 颈联“吟诗山响答,泛瑟竹声和”,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山中吟诗时,山间回响回应,与自己的吟诗声相互应和;同时,又用竹子发出的声音来比喻自己的书声,表现出诗人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。 尾联“鹤板求儒术,深居意若何”,诗人以“鹤板”为引子,表达了自己对儒学的追求和热衷。然而,“深居意若何”却让人产生一种深深的思考:诗人身处深居之中,却仍然不忘求取学问,这种精神让人敬佩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自身读书生活的描绘,表现了诗人的儒雅气质和对学问的热爱。同时,也通过这种描绘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,以及对学问的敬畏和尊重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一身赍万卷,编室寄烟萝。
砚滴穿池小,书衣种楮多。
吟诗山响答,泛瑟竹声和。
鹤板求儒术,深居意若何。
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
皎然(720年-804年),俗姓谢,字清昼,是唐朝著名的诗人、僧人和茶道家。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,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,广交名士,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,擅长写山水诗。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,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,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。

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,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。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,被誉为“茶圣”,并在《茶经》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。此外,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,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,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深居

    读音:shēn jū

    繁体字:深居

    意思:幽居,不跟外界接触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人间训》:“圣人深居以避辱。”
      ▶唐·周贺《送僧还南岳》诗:“自说深居后,邻州亦不行。”
      ▶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•刑部•热审

  • 儒术

    读音:rú shù

    繁体字:儒術

    英语:Confucian learning

    意思:(儒术,儒术)
    儒家的原则、学说、思想。
      ▶《墨子•非儒下》:“胜将因用儒术令士卒曰:‘毋逐奔,揜函

  • 若何

    读音:ruò hé

    繁体字:若何

    英语:how

    意思:
     1.怎样,怎么样。
      ▶《晏子春秋•问上十七》:“景公问晏子曰:‘贤君之治国若何?’”唐·司空曙《闲居寄苗发》诗:“渐向浮生老,

  • 鹤板

    引用解释

    见“ 鹤版 ”。

    读音:hè bǎn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