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人归江夏》 晓夕双帆归鄂渚,愁将孤月梦中寻。

晓夕双帆归鄂渚,愁将孤月梦中寻。

意思:早晚双帆归鄂渚,我将孤月梦中寻。

出自作者[唐]王昌龄的《送人归江夏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寒江绿水楚云深,莫道离忧迁远心》以其深远的意境和悠扬的韵律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江边离别图。接下来,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赏析这首诗。 首先,从整体上看,这首诗的氛围充满了凄清、孤寂和离愁。诗中的“寒江绿水”和“楚云深”为读者描绘出一片寒冷的江边景象,而“莫道离忧迁远心”则直接点出了离别的主题。 首句“寒江绿水楚云深”中,“寒江”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,而“绿水”则增添了一抹生机和活力。然而,“楚云深”又为这美丽的画面增添了一层神秘和朦胧的色彩。这句诗以江水和云雾为媒介,传达出一种深远的意境,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寒冷的江边,感受着离别的哀愁。 其次,“莫道离忧迁远心”这句诗直接道出了离别的主题。诗人劝慰对方,不要因为离别而改变自己的心意。这句诗充满了深情和决心,表达了诗人对对方的深深眷恋和不舍。 接下来,“晓夕双帆归鄂渚”描绘了离别后的情景。夕阳下,两人一同看着双帆渐行渐远,消失在鄂渚的尽头。这句诗以鲜明的画面展示了离别的悲凉,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希望和期待,期待两人能在不久的将来重逢。 最后,“愁将孤月梦中寻”这句诗则表达了离别后的愁苦和思念。诗人将愁绪寄托于孤月之中,希望能在梦中寻找到对方的身影。这句诗以孤月为媒介,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期盼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,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,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希望和期盼。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将离别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,让人感同身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寒江绿水楚云深,莫道离忧迁远心。
晓夕双帆归鄂渚,愁将孤月梦中寻。
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
王昌龄(698—757),字少伯,汉族,河东晋阳(今山西太原)人,又一说京兆长安人(今西安)人。盛唐著名边塞诗人。

王昌龄早年贫苦,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,30岁左右进士及第。初任秘书省校书郎,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、汜水尉,因事被贬岭南。开元末返长安,改授江宁丞。被谤谪龙标尉。安史乱起,被刺史闾丘晓所杀。

王昌龄与李白、高适、王维、王之涣、岑参等人交往深厚。其诗以七绝见长,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,有“诗家夫子王江宁”之誉,又被后人誉为“七绝圣手”。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,与高适、王之涣齐名,时谓王江宁。有文集六卷,今编诗四卷。

代表作有《从军行七首》《出塞》《闺怨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晓夕

    读音:xiǎo xī

    繁体字:曉夕

    意思:(晓夕,晓夕)
    犹日夜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马援传》:“晓夕号泣,婉转尘中。”
      ▶宋·梅尧臣《碧云騢》:“其妻晓夕在籍家,沔晓夕在南省前陈家。”
      ▶孙旭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