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郡斋水阁闲书·湖桥》 霏霏薄雾红暖,漠漠轻烟翠昏。

霏霏薄雾红暖,漠漠轻烟翠昏。

意思:霏霏薄雾红温暖,漠漠轻烟翠昏。

出自作者[宋]文同的《郡斋水阁闲书·湖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景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湖桥、花坞、水阁、竹村等自然景观的特点,以及轻雾、暖色等环境氛围,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湖光山色图。 首句“湖桥北颊花坞”,诗人首先点出了湖边的一座小桥,并以此为引子,引出了桥畔的花坞。花坞在古代诗歌中常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,这里也不例外。诗人用“北颊”来形容花坞的位置,仿佛是湖桥的北面脸颊上的一个美丽之处,充满了诗情画意。 “水阁西头竹村”一句,诗人转向了湖边的小阁和西头的竹村。水阁是依水而建的阁楼,而竹村则是一片竹林环绕的村庄。这里既有江南水乡的秀美,又有乡村的宁静,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。 “霏霏薄雾红暖,漠漠轻烟翠昏”这两句则是对环境的描绘。薄雾和轻烟在这里象征着一种朦胧的美,而暖红和翠昏则是对这种美的一种生动的描绘。暖红代表了阳光下的花朵,翠昏则是对绿树掩映下黄昏的描绘。这两句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环境,也赋予了诗歌一种动态的美感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,描绘了湖桥、花坞、水阁、竹村等自然景观,以及轻雾、暖色等环境氛围,创造了一种宁静、优美、生动、自然的意境,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。这首诗的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湖桥北颊花坞,水阁西头竹村。
霏霏薄雾红暖,漠漠轻烟翠昏。
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
文同(1018~1079年),字与可,号笑笑居士、笑笑先生,人称石室先生。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(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)人。著名画家、诗人。宋仁宗皇祐元年(1049年)进士,迁太常博士、集贤校理,历官邛州、大邑、陵州、洋州(今陕西洋县)等知州或知县。元丰初年,文同赴湖州(今浙江吴兴)就任,世人称文湖州。元丰二年(1079)正月二十日,文同在陈州(今河南省淮阳县)病逝,未到任而卒,享年61岁。他与苏轼是表兄弟,以学名世,擅诗文书画,深为文彦博、司马光等人赞许,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漠漠

    读音:mò mò

    繁体字:漠漠

    短语:开阔 空旷 广漠 瀚 浩荡 无垠 氤氲 无量 苍茫 浩瀚 无边 广阔 漫无边际 广 辽阔 浩淼 广大 旷 弥漫 一望无际 宽阔 荒漠

    英语:<

  • 霏霏

    读音:fēi fēi

    繁体字:霏霏

    短语:抖落 陨 剥落 陨落 脱落 堕入 滑落

    英语:falling thick and fast

    意思:
     1.雨雪盛貌。

  • 薄雾

    读音:bó wù

    繁体字:薄霧

    造句:

  • 轻烟

    读音:qīng yān

    繁体字:輕煙

    意思:(轻烟,轻烟)

     1.轻淡的烟雾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元帝《咏雾》:“乍若轻烟散,时如佳气新。”
      ▶元·白朴《天凈沙•秋》套曲:“孤村落日残霞,轻烟老树寒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