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适远》 石岸烟添色,风滩暮有声。

石岸烟添色,风滩暮有声。

意思:石岸烟添色,风滩晚上有声。

出自作者[宋]陈与义的《适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题目是《处处非吾土,年年备虏兵》,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。 首联“处处非吾土,年年备虏兵”直接揭示了作者所处的环境和心境。他发现,他生活的这片土地已经不再是他的故乡,而是一直被敌人侵扰的地方。而每年都要为抵御敌人的入侵而做准备,这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。 颔联“何妨更适远,未免一伤情”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。他可能想过离开这里去更远的地方寻找新的生活,但这又使他感到悲伤和无奈。 颈联“石岸烟添色,风滩暮有声”描绘了作者所处环境的细节。石岸上的烟雾增添了景色的色彩,风涛在黄昏时分发出声响,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种寂寥而苍凉的气氛。 尾联“平生五字律,头白不贪名”则是作者对自己一生的反思。他感叹自己这一生只写下了寥寥五字律诗,到头来却未能留下更多的名声。这既表达了他的遗憾,也透露出他对名利的淡漠,以及对故乡和生活的深深思念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生活环境和心境,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,同时也流露出他对人生的反思和淡泊名利的态度。这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简练,是一首优秀的五言律诗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处处非吾土,年年备虏兵。
何妨更适远,未免一伤情。
石岸烟添色,风滩暮有声。
平生五字律,头白不贪名。
作者介绍 乾隆简介
陈与义(1090-1138),字去非,号简斋,汉族,其先祖居京兆(今陕西西安),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,故为洛(今河南洛阳)人。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(1090年),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(1138年)。北宋末、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,同时也工于填词。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,却别具风格,尤近于苏东坡,语意超绝,笔力横空,疏朗明快,自然浑成,著有《简斋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有声

    读音:yǒu shēng

    繁体字:有聲

    英语:sound

    意思:(有声,有声)
    有声誉;着称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大雅•文王有声》:“文王有声,遹骏有声。”
      ▶晋·陆机《汉高祖功臣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