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均那更恨悠悠。
意思:屈原那更恨悠悠。
出自作者[宋]蒲寿宬的《渔父词十三首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《白首渔郎不解愁,长歌箕踞亦风流》是一首对生活的哲理和诗意的独特表达,它以一种淡然的态度,描绘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和角度,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。
首句“白首渔郎不解愁,长歌箕踞亦风流”,诗人以白首渔郎的形象,描绘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和从容。渔郎是江上的生活者,他的生活状态是“不解愁”,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超然态度,是对世事纷扰的淡然处之。而“长歌箕踞”则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,诗人通过这种形象,表达出一种不拘一格、潇洒自如的生活态度,体现了诗人的个性与自由。
“江上事,寄蜉蝣。”这句诗中,“江上事”可能指的是江上的风花雪月、潮起潮落,也可能是指江上的生活琐事,这些都可能成为诗人短暂生命中的一部分。而“寄蜉蝣”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短暂和渺小的认识,他以蜉蝣这种小虫的生活方式来比喻自己的生活态度,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谦卑和敬畏。
最后一句“灵均那更恨悠悠。”,“灵均”指的是屈原,诗人借屈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人生观。“恨悠悠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,“那更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屈原的深深理解和同情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反思,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白首渔郎的形象,表达了对生活的哲理和诗意的独特理解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生活如何变化,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淡然的心,以一种自由自在的态度面对生活,同时也要对生命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