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蝶恋花·又到绿杨曾折处》 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风,吹梦成今古。

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风,吹梦成今古。

意思:不恨天涯旅途辛苦,只恨西风,吹梦成古今。

出自作者[清]纳兰性德的《蝶恋花·又到绿杨曾折处》

全文创作背景

纳兰性德的《蝶恋花·又到绿杨曾折处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他的一次远征有关。在康熙二十一年(公元1682年)八月,纳兰性德受命前往梭龙,这是他第一次率队远征。在他前往梭龙的路上,他走过了曾经熟悉的道路,看到了曾经折过绿杨的地方,这引发了他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感慨。 这首词是纳兰性德在漫漫出关路上的内心独白,表达了他内心的孤寂和痛苦,对过去往事的眷恋,以及对未来的不知所措。他的情感在词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,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运用,展现了纳兰性德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世界。 因此,《蝶恋花·又到绿杨曾折处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是纳兰性德在一次远征中对自然、历史和情感的思考和表达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又到绿杨曾折处,不语垂鞭,踏遍清秋路。
衰草连天无意绪,雁声远向萧关去。
不恨天涯行役苦,只恨西风,吹梦成今古。
明日客程还几许,沾衣况是新寒雨。
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简介
纳兰性德(1655年1月19日—1685年7月1日),叶赫那拉氏,字容若,号楞伽山人,满洲正黄旗人,清朝初年词人,原名纳兰成德,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。大学士明珠长子,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。

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,文武兼修,十七岁入国子监,被祭酒徐元文赏识。十八岁考中举人,次年成为贡士。康熙十二年(1673年)因病错过殿试。康熙十五年(1676年)补殿试,考中第二甲第七名,赐进士出身。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。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——《通志堂经解》,深受康熙皇帝赏识,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。

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五月三十日(1685年7月1日)溘然而逝,年仅三十岁(虚龄三十有一)。纳兰性德的词以“真”取胜,写景逼真传神,词风“清丽婉约,哀感顽艳,格高韵远,独具特色“。著有《通志堂集》、《侧帽集》、《饮水词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行役

    读音:xíng yì

    繁体字:行役

    意思:
     1.旧指因服兵役、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。
      ▶《诗•魏风•陟岵》:“嗟!予子行役,夙夜无已。”
      ▶《周礼•地官•州长》:“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,则帅而致之。

  • 西风

    读音:xī fēng

    繁体字:西風

    英语:west wind

    意思:(西风,西风)

     1.西面吹来的风。多指秋风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长干行》:“八月西风起,想君发扬子。”

  • 天涯

    读音:tiān yá

    繁体字:天涯

    短语:边塞 远方 角 远处 塞外 角落 天 天涯海角

    英语:skyline

    意思:犹天边。指极远的地方。语出《古诗十九首•行行重

  • 今古

    读音:jīn gǔ

    繁体字:今古

    意思:
     1.现时与往昔。
      ▶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夜直秘阁呈王敏甫》诗:“共谁交臂论今古,只有闲心对此君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