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用厚后弟强甫韵》 古人刘伶呼不醒,今无卫玠共谁谈。

古人刘伶呼不醒,今无卫玠共谁谈。

意思:古代人刘伶喊不醒,现在没有卫阶和谁谈。

出自作者[宋]刘克庄的《用厚后弟强甫韵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懒访半山云顶庵,且撑一叶泛溪南》是一首描绘诗人独自泛溪南的闲适心情,以及对古人刘伶、卫玠的淡泊名利的思考。 首联“懒访半山云顶庵,且撑一叶泛溪南。”诗人以一种懒散的态度,不愿去拜访半山腰的云顶庵,而是选择撑起小舟,独自泛舟溪南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常的手法,本应是访友人会感到疲倦,但诗人却用“懒访”一词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纷争的厌倦,以及对自然清净的向往。而“且撑一叶泛溪南”则描绘了诗人独自撑船,漂向溪南的悠闲画面。 颔联“花间渐觉同游少,桑下何曾作宿三。”诗人开始思考独自泛舟的孤独,花间渐觉同游人稀少,不禁感到有些孤独。这里诗人用“桑下何曾作宿三”一句,表达了自己并未期待与他人一同宿于桑下,而是表达了诗人对独自泛舟的淡然态度。 颈联“古人刘伶呼不醒,今无卫玠共谁谈。”诗人开始对古人刘伶、卫玠进行思考。刘伶是魏晋名士,嗜酒如命,常常大醉而眠,诗人用“呼不醒”表达了对古人名士风度的赞赏;而卫玠是古代著名的美男子,常被人们称为“看杀卫玠”,诗人用“今无卫玠共谁谈”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。这两句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。 尾联“五千言是家人语,长笑诸家误注聃。”最后两句诗人在思考中有所醒悟,他认为《道德经》五千字是家人语,无需他人来注解。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,他的《道德经》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。诗人用“长笑诸家误注聃”表达了对那些错误解读老子思想的批评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泛舟溪南的闲适心情,以及对古人淡泊名利的思考。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和象征手法,如“半山云顶庵”、“花间”、“桑下”、“刘伶”、“卫玠”等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思考。同时,诗人也表达了对《道德经》等经典著作的独特理解,展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读来令人回味无穷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懒访半山云顶庵,且撑一叶泛溪南。
花间渐觉同游少,桑下何曾作宿三。
古人刘伶呼不醒,今无卫玠共谁谈。
五千言是家人语,长笑诸家误注聃。
作者介绍
刘克庄(1187年9月3日—1269年3月3日),初名灼,字潜夫,号后村,福建省莆田市人。南宋豪放派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

初为靖安主簿,后长期游幕于江、浙、闽、广等地。诗属江湖诗派,作品数量丰富,内容开阔,多言谈时政,反映民生之作,早年学晚唐体,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。词深受辛弃疾影响,多豪放之作,散文化、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。

作品收录在《后村先生大全集》中。程章灿《刘克庄年谱》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,侯体健《刘克庄的文学世界》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,探索精微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古人

    读音:gǔ rén

    繁体字:古人

    短语:猿人 原始人 原人

    英语:(n) people from ancient times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时的人。
      ▶

  • 刘伶

    读音:liú líng

    词语解释

    ⒈  西晋沛国(今安徽淮北一带)人,字伯伦。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。曾任建威参军。爱好老庄哲学,作品以《酒德颂》最有名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