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厅前桂》 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犹校胜尘中。

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犹校胜尘中。

意思: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还比较胜尘中。

出自作者[唐]白居易的《厅前桂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赞美自然、赞美山林的诗,通过对天台岭上凌霜树的赞美,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敬畏之情。 首句“天台岭上凌霜树”,诗人以凌霜不屈的树木起兴,描绘出天台岭上凌霜树的坚韧形象,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、勇往直前的精神。 “司马厅前委地丛”,诗人笔锋一转,从山林转向了人间的司马厅,这里的“委地丛”形象地描绘出了司马厅的寂寥和冷清。 “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犹校胜尘中”,这两句诗是全诗的精华之处,诗人通过对凌霜树的赞美,表达了自己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欣赏之情。诗人认为,在明月之夜,那些在山中生长的树木,虽然不像尘世中的树木那样被人们所欣赏,但它们却有着一种独特的美丽和自由,这种美丽和自由是尘世中所无法比拟的。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,寓意深远,通过对山林和树木的赞美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和欣赏之情。同时,也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、宁静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天台岭上凌霜树,司马厅前委地丛。
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犹校胜尘中。
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

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明月

    读音:míng yuè

    繁体字:明月

    英语:bright moon

    意思:
     1.光明的月亮。
      ▶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其少进也,皎若明月舒其光。”
      ▶唐·张若虚《春

  • 一种

    读音:yī zhǒng

    繁体字:一種

    意思:(一种,一种)

     1.一个种类。
      ▶汉·班固《白虎通•五行》:“水火独一种,金木多品何?”三国·吴·陆玑《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》卷上:“藻,水草也,生水底,有二种

  • 里山

    读音:lǐ shān

    繁体字:裏山

    意思:(里山,里山)
    方言。指深山乡间。
      ▶鲁迅《彷徨•祝福》:“她的婆婆倒是精明强干的女人呵,很有打算,所以就将她嫁到里山去。”

    解释:1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