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柳司马至》 有使归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

有使归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

意思:有使回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

出自作者[唐]杜甫的《柳司马至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有使归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函关犹出将,渭水更屯兵。设备邯郸道,和亲逻些城。幽燕唯鸟去,商洛少人行。衰谢身何补,萧条病转婴。霜天到宫阙,恋主寸心明》是一首深情感怀之作,诗人通过描绘了自己在政治上的失意,对国家大事的关心,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和期盼。 首联“有使归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函关犹出将,渭水更屯兵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。他看到使者从三峡归来,询问了长安和洛阳的情况,感叹函谷关依然有将领驻守,渭水边依然屯兵如云。这些描述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对国家的热爱。 颔联“设备邯郸道,和亲逻些城”,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担忧。他看到河北一带正在加强防备,而与吐蕃的和亲政策也在进行中,这些描述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外交政策的思考。 颈联“幽燕唯鸟去,商洛少人行”,诗人描绘了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遭遇的困境。他离开了繁华的幽燕地区,来到了人烟稀少的商洛地区,这里少有人行走。这些描述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无奈,也表现出他对环境的适应和坚韧。 尾联“霜天到宫阙,恋主寸心明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期盼。他看到霜天下的宫阙,心中充满了对君主的依恋和期盼。这些描述表现出诗人的忠诚和期盼,也表现出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。 整首诗情感深沉,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担忧。通过描绘自己的遭遇和情感,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忠诚,也表达了对君主的依恋和期盼。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,值得一读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有使归三峡,相过问两京。
函关犹出将,渭水更屯兵。
设备邯郸道,和亲逻些城。
幽燕唯鸟去,商洛少人行。
衰谢身何补,萧条病转婴。
霜天到宫阙,恋主寸心明。
作者介绍 杜甫简介
杜甫(712年—770年),字子美,汉族,本襄阳人,后徙河南巩县。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与李白合称“李杜”。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,杜甫也常被称为“老杜”。

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,被后人称为“诗圣”,他的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后世称其杜拾遗、杜工部,也称他杜少陵、杜草堂。

杜甫创作了《春望》《北征》《三吏》《三别》等名作。乾元二年(759年)杜甫弃官入川,虽然躲避了战乱,生活相对安定,但仍然心系苍生,胸怀国事。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,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,从其名作《饮中八仙歌》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。

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,他有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宏伟抱负。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,但后来声名远播,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,大多集于《杜工部集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峡

    读音:sān xiá

    繁体字:三峽

    英语:The Three Changjiang River Gorges

    意思:(三峡,三峡)

     1.四川、湖北两省境内,长江上游的瞿塘峡、巫峡和西陵

  • 过问

    读音:guò wèn

    繁体字:過問

    英语:(v) take an interest in; get involved in

    意思:(过问,过问)

     1.对某事表示关注并参加意见。

  • 两京

    读音:liǎng jīng

    繁体字:兩京

    英语:Two Capital

    意思:(两京,两京)

     1.两个京城;两个首都。指周代的镐京和雒邑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撰征赋》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