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咏史五首其四·商人》 履癸昆吾祸莫移,应天重造帝王基。

履癸昆吾祸莫移,应天重造帝王基。

意思:履癸昆吾祸没有移动,应天重造帝王基业。

出自作者[宋]范仲淹的《咏史五首其四·商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用来赞美一个王朝的建立和兴盛,以及它的创始人应天重造帝王基业的伟大成就。 首句“履癸昆吾祸莫移”中的“履癸”指的是商朝最后一位君主桀,而“昆吾”则是夏朝末代君主桀所铸的鼎,这里用来象征帝王基业的稳固。“祸莫移”表示没有灾难可以动摇这个基业。 “应天重造帝王基”则表达了帝王基业是应天命而为,是符合天意的。 接下来的两句“子孙何事为炮烙,不念嘻吁祝网时。”是对子孙后代行为的批评。其中,“炮烙”指的是商纣王发明的一种酷刑,即用炭火将人活活烤死;“嘻吁祝网时”则是指商朝初期人民安居乐业,没有战乱,社会和谐。这两句表达了子孙后代为何要采用酷刑,破坏社会和谐,而不顾及当初的承诺和祈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赞美帝王基业的建立和稳固,批评子孙后代的错误行为,表达了对历史和道德的反思。其中,“子孙何事”的质问和“不念嘻吁”的叹息,都充满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履癸昆吾祸莫移,应天重造帝王基。
子孙何事为炮烙,不念嘻吁祝网时。
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
范仲淹(989年8月29日-1052年5月20日),字希文,汉族。苏州吴县人。北宋杰出的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。

范仲淹幼年丧父,母亲改嫁长山朱氏,遂更名朱说。大中祥符八年(1015年),范仲淹苦读及第,授广德军司理参军,迎母归养,改回本名。后历任兴化县令、秘阁校理、陈州通判、苏州知州等职,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。康定元年(1040年),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,采取“屯田久守”方针,巩固西北边防。庆历三年(1043年),出任参知政事,发起“庆历新政”。不久后,新政受挫,范仲淹被贬出京,历知邠州、邓州、杭州、青州。皇祐四年(1052年),改知颍州,范仲淹扶疾上任,于途中逝世,年六十四。追赠兵部尚书、楚国公,谥号“文正”,世称范文正公。

范仲淹政绩卓著,文学成就突出。他倡导的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,对后世影响深远。有《范文正公文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应天

    读音:yìng tiān

    繁体字:應天

    意思:(应天,应天)

     1.顺应天命。
      ▶汉·董仲舒《春秋繁露•三代改制质文》:“汤受命而正,应天变夏作殷号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谒先主庙》诗:“应天才不小

  • 帝王

    读音:dì wáng

    繁体字:帝王

    短语:王 君 君主 可汗 统治者 陛下 帝 皇帝 沙皇 上 天子 国王 当今 国君

    英语:regal

    意思:

  • 昆吾

    读音:kūn wú

    繁体字:昆吾

    英语:Kunwu

    意思:
     1.山名。
      ▶《山海经•中山经》:“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,其上多赤铜。”
      ▶郭璞注:“此山出名铜,色赤如火,以

  • 王基

    读音:wáng jī

    繁体字:王基

    意思:
     1.帝王或诸侯的基业。
      ▶汉·扬雄《蜀都赋》:“王基既夷,蜀侯尚丛。”
      ▶南朝·陈徐陵《河东康简王墓志》:“帝系王基,重光累叶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佃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