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台州李使君,兼寄题国清寺》 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。

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。

意思:露着新承明主恩,山城分别是武陵源。

出自作者[唐]刘长卿的《送台州李使君,兼寄题国清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》是一首对山城美景的赞美诗,通过对当地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明主恩泽的感激之情和对山城的深深喜爱。 首联“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”,诗人以明主的恩泽比作露冕,表达了对明主的崇敬和感激。而山城则被比作传说中的武陵源,充满了神秘和美丽。这一联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,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感激和对山城的热爱。 颔联“花间五马时行县,山外千峰常在门”,诗人描绘了山城的生活场景,花间五马行过,山外千峰常在门,生动地展现了山城的繁华和美丽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描绘,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城之中,感受到了山城的魅力和活力。 颈联“晴江洲渚带春草,古寺杉松深暮猿”,诗人描绘了晴天江边春草、古寺杉松深处的猿啼等自然景色,这些景色既美丽又神秘,让人流连忘返。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,进一步展现了山城的美丽和神秘。 尾联“知到应真飞锡处,因君一上已忘言”,诗人表达了对应真飞锡之处的向往和向往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山城的深深喜爱之情。这一联既是对山城的赞美,也是对明主的感激之情的升华。 整首诗通过对山城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明主的感激和对山城的深深喜爱之情。诗中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描绘,展现了山城的美丽和神秘,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城的魅力和活力。同时,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。
花间五马时行县,山外千峰常在门。
晴江洲渚带春草,古寺杉松深暮猿。
知到应真飞锡处,因君一想已忘言。
作者介绍 孟郊简介
刘长卿(约726—约786),字文房,汉族,宣城(今属安徽)人,唐代诗人。后迁居洛阳,河间(今属河北)为其郡望。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。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,后为长洲县尉,因事下狱,贬南巴尉。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,知淮西、鄂岳转运留后,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。德宗建中年间,官终随州刺史,世称刘随州。

刘长卿生卒年未确论,各名家说法相差甚远,争议十分激烈,一般认为生于公元709-725年间,逝于786-790年年间。刘长卿工于诗,长于五言,自称“五言长城”。《骚坛秘语》有谓:刘长卿最得骚人之兴,专主情景,刘长卿的名作《逢雪宿芙蓉山主人》入选中国全日制学校教材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武陵源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 晋 陶潜 《桃花源记》载: 晋 太元 中, 武陵 渔人误入 桃花源 ,见其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,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,男女老少怡然自乐。村人自称先世避 秦 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,遂与外界隔绝。后渔人复寻其处,“迷不復得”。后以“武陵源”借指避世隐居的地方。 唐 宋之问 《宿清远峡山寺》诗:“寥寥隔尘事,何异 武陵源 。” 唐 李白

  • 承明

    读音:chéng míng

    繁体字:承明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称。
      ▶汉·刘向《说苑•修文》:“守文之君之寝曰左右之路寝,谓之承明何?曰:承乎明堂之后者也。”
     

  • 露冕

    读音:lù miǎn

    繁体字:露冕

    意思:
     1.隐者所戴的一种便帽。
      ▶《晋书•温峤郗鉴传论》:“方回踵武,奕世登台。露冕为饰,援高人以同志,抑惟大隐者欤!”唐·包佶《宿庐山赠白鹤观刘尊师》诗:“渐恨流年筋力少,

  • 明主

    读音:míng zhǔ

    繁体字:明主

    意思:贤明的君主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美哉,沨沨乎!大而婉,险而易行,以德辅此,则明主也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刺客列传》:“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,而忠臣有死名之义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