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耒阳谿夜行(为伤杜甫作)》 乘夕棹归舟,缘源二转幽。

乘夕棹归舟,缘源二转幽。

意思:乘坐晚上划归船,缘源二转幽州。

出自作者[唐]戎昱的《耒阳谿夜行(为伤杜甫作)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夜晚乘船沿溪水归家的过程的描绘,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。 首句“乘夕棹归舟,缘源二转幽”,诗人决定在一天的末尾乘船回家,沿着源源不断的溪流转入了幽深的山谷。这里的“乘夕”点明了诗人是在夜晚归家,“缘源”则描绘了船只沿着溪源行进的过程,“二转幽”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谷的幽深和静谧。 “月明看岭树,风静听溪流”,诗人用明亮的月光和安静的风来描绘山岭上的树和溪流。月光照亮了树梢,风声则让溪流的声音变得清晰可闻,进一步营造出宁静而美丽的氛围。 “岚气船间入,霜华衣上浮”,这里的“岚气”指的是山中的雾气,“霜华”则是指霜花。诗人描绘了船在山间穿行时,雾气弥漫,霜花飘落,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美丽的景象。 “猿声虽此夜,不是别家愁”,最后两句诗人以猿声作结,猿声在这个夜晚虽然清晰可闻,但并不是别人的忧愁。这里诗人以猿声为引,表达了自己归家途中的闲适心情,同时也暗示了其他人的忧愁与他的归家心情无关。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乘船沿溪水归家的过程的描绘,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闲适心情。诗人通过对月、风、雾、霜、猿声等自然元素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美丽而富有生机的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归家的喜悦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乘夕棹归舟,缘源二转幽。
月明看岭树,风静听溪流。
岚气船间入,霜华衣上浮。
猿声虽此夜,不是别家愁。
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
戎昱(rongyu)(744年~800年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少年举进士落第,游名都山川,后中进士。一说登进士第。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(760—766)间,来往于长安、洛阳、齐、赵、泾州、陇西等地。经华阴,遇见王季友,同赋《苦哉行》。大历元年(766)入蜀,见岑参于成都。大历二年(767)秋回故乡,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。后流寓湖南,为潭州刺史崔瓘、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。建中三年(782)居长安,任侍御史。翌年贬为辰州刺史。后又任虔州刺史。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,流寓桂州而终。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。名作《苦哉行》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。羁旅游宦、感伤身世的作品以《桂州腊夜》较有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归舟

    读音:guī zhōu

    繁体字:歸舟

    意思:(归舟,归舟)
    返航的船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谢灵运《酬从弟惠连》诗:“梦寐伫归舟,释我吝与劳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晓望白帝城盐山》诗:“春城见松雪,始拟进归舟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