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感兴》 墨绶铜章竟何用,巴云瘴雨徒荒凉。

墨绶铜章竟何用,巴云瘴雨徒荒凉。

意思:墨绶铜章有什么用,巴说瘴气雨只是荒凉。

出自作者[宋]寇准的《感兴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回忆为主题,通过对昔日金门射策、少年得意、主人赏识等美好时光的描绘,以及如今墨绶铜章成空、巴云瘴雨荒凉、忧端难抑等现实的感叹,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。 首段描绘了诗人年轻时在京城金门射策的场景,声华喧闹,一举成名,青云直上。诗人的得意之情溢于言表,同时也表达了对当时主人赏识的感激。 中段则转向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。诗人虽然已经离开了京城,但仍然怀念过去的时光,墨绶铜章已经无用,只能徒增荒凉之感。有时会感到忧虑,尽管读尽了儒书,但仍然感到饥饿和寒意。 最后,诗人以“丈夫意气到如此,搔首空歌行路难”结尾,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无奈,也表达了对人生道路的迷茫和困惑。 整首诗通过对往昔和现实的对比,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诗人的情感真挚,语言朴素,表达了深深的感慨和无奈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忆昔金门初射策,一日声华喧九陌。
少年得意出风尘,自为青云无所隔。
主人抡才登桂堂,神京进秩奔殊方。
墨绶铜章竟何用,巴云瘴雨徒荒凉。
有时扼腕生忧端,儒书读尽犹饥寒。
丈夫意气到如此,搔首空歌行路难。
作者介绍 寇准简介
寇凖(961年—1023年10月24日),字平仲,汉族,华州下邽(今陕西渭南)人。北宋政治家﹑诗人。太平兴国五年(980年)进士,授大理评事、知归州巴东县,改大名府成安县。累迁殿中丞、通判郓州。召试学士院,授右正言、直史馆,为三司度支推官、转盐铁判官。历同知枢密院事、参知政事。后两度入相,一任枢密使,出为使相。乾兴元年(1022年)数被贬谪,终雷州司户参军。天圣元年(1023年),病逝于雷州。

皇佑四年(1053年),宋仁宗诏翰林学士孙抃撰神道碑,谥“忠愍”,复爵“莱国公”,追赠中书令,仁宗亲篆其首曰“旌忠”。故后人多称“寇忠愍”或“寇莱公”。寇准善诗能文,七绝尤有韵味,有《寇忠愍诗集》三卷传世。与白居易、张仁愿并称渭南“三贤”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铜章

    读音:tóng zhāng

    繁体字:銅章

    意思:(铜章,铜章)
    古代铜制的官印。
      ▶唐以来称郡县长官或指相应的官职。
      ▶汉·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千石至三百石铜印。六百石铜章墨绶。”
      ▶唐·岑参

  • 何用

    读音:hé yòng

    繁体字:何用

    意思:
     1.为什么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节南山》:“国既卒斩,何用不监?”孔颖达疏:“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?”
      ▶《谷梁传•庄公六年》:“何用弗受也?为以王命绝之也。

  • 荒凉

    读音:huāng liáng

    繁体字:荒涼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desolate

    意思:(荒凉,荒凉)

     1.南朝·梁·沈约《齐明帝哀策文》:“经原野之荒凉,属西成

  • 墨绶

    读音:mò shòu

    繁体字:墨綬

    意思:(墨绶,墨绶)
   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县令、长,皆秦官,掌治其县。万户以上为令,秩千石至六百石;减万户为长,秩五百石至三百石……秩比六百石以上

  • 云瘴

    读音:yún zhàng

    繁体字:雲瘴

    意思:(云瘴,云瘴)
    瀰漫四布的瘴气。
      ▶宋·范成大《甲午除夕犹在桂林念致一弟使虏今夜当宿燕山会同馆》诗:“墨浓云瘴我犹住,席大雪花君未归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