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(得人字)》 吹笛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

吹笛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

意思:吹笛子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

出自作者[唐]岑参的《与鄠县源少府泛渼陂(得人字)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载酒入天色,水凉难醉人。清摇县郭动,碧洗云山新。吹笛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怜君公事后,陂上日娱宾。》是一首描绘优美自然风景的诗,它通过生动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先,诗的开头“载酒入天色,水凉难醉人。”描绘了诗人带着酒进入天色朦胧的景色中,但因为水凉,难以让人陶醉。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,一方面是载酒入景的欢快,另一方面是水凉难醉的无奈,形成了强烈的反差,增强了诗的感染力。 “清摇县郭动,碧洗云山新。”这两句描绘了清澈的河水摇动城郭,如碧洗一般,云雾缭绕的山峰也显得清新。这里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,将自然景色描绘得如诗如画,令人心旷神怡。 “吹笛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”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吹笛时惊动了白鹭,垂钓时又看到跳动的紫鳞。这里诗人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,将自然界的生命与人的活动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营造出一种和谐、生动、富有生机的氛围。 最后,“怜君公事后,陂上日娱宾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人怜惜友人公事繁忙,但仍能在池塘边娱乐宾客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池塘边的生活场景,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载酒入天色,水凉难醉人。
清摇县郭动,碧洗云山新。
吹笛惊白鹭,垂竿跳紫鳞。
怜君公事后,陂上日娱宾。
作者介绍 岑参简介
岑参(约715-770年),唐代边塞诗人,南阳人,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,后徙居江陵。岑参早岁孤贫,从兄就读,遍览史籍。唐玄宗天宝三载(744年)进士,初为率府兵曹参军。后两次从军边塞,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;天宝末年,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,为其幕府判官。代宗时,曾官嘉州刺史(今四川乐山),世称“岑嘉州”。大历五年(770年)卒于成都。

岑参工诗,长于七言歌行,代表作是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。现存诗三百六十首。对边塞风光,军旅生活,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,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。风格与高适相近,后人多并称“高岑”。有《岑参集》十卷,已佚。今有《岑嘉州集》七卷(或为八卷)行世。《全唐诗》编诗四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白鹭

    读音:bái lù

    繁体字:白鷺

    短语:鹭鸶 鹭

    英语:egret

    详细释义:动物名。鸟纲鹳鹭目。羽毛纯白,只有嘴与脚呈黑色,夏季头顶处生纯白色长毛。以水中的

  • 吹笛

    读音:chuī dí

    繁体字:吹笛

    意思:晋·向秀《思旧赋》序:“余与嵇康、吕安居止接近。其人并有不羁之才,然嵇志远而疏,吕心旷而放,其后各以事见法……余逝将西迈,经其旧庐,于时日薄虞渊,寒冰凄然,邻人有吹笛者,发声寥亮,追思曩昔游宴

  • 惊白

    读音:jīng bái

    繁体字:驚白

    意思:(惊白,惊白)
    惊讶地告诉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孙伏伽传》:“伏伽拜御史时,先被内旨,而制未出,归卧于家,无喜色。顷之,御史造门,子弟惊白,徐起见之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