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十二晚》 欲寻轩槛倒清尊,江上烟云向晚昏。

欲寻轩槛倒清尊,江上烟云向晚昏。

意思:想寻找栏杆倒清尊,江上烟云傍晚黄昏。

出自作者[宋]蔡襄的《十二晚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想要在花园中饮酒,欣赏江上的烟云,但却又担心明天的天气可能会影响他进入花园的心情。 首句“欲寻轩槛倒清尊”,诗人表达了他想要寻找一个地方,可以倒酒杯,欣赏江上的美景。这里的“轩槛”指的是花园中的亭台,而“清尊”则是指酒杯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渴望。 “江上烟云向晚昏”描绘了江上的景色在傍晚时分的美丽,烟雾缭绕的云彩和江水相映成趣,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。 “须倩乐风吹散雨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担忧。他担心明天早上会有雨,破坏了他进入花园的心情。因此,他希望能够请乐风帮忙,将雨吹散。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,将乐风当作一个有感情、有能力的人物来描述,增加了诗的生动性和趣味性。 “明朝却待入花园”是诗的结尾,表达了诗人对明天进入花园的期待和决心。这句话既是对前文的回应,也是对整首诗情感的总结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,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和对明天进入花园的期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欲寻轩槛倒清尊,江上烟云向晚昏。
须倩乐风吹散雨,明朝却待入花园。
作者介绍 蔡襄简介
蔡襄(1012年3月7日—1067年9月27日),字君谟,汉族,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湖蕉溪(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九社青泽亭)人。北宋著名书法家、政治家、茶学家。

天圣八年(1030年),蔡襄登进士第,先后任馆阁校勘、知谏院、直史馆、知制诰、龙图阁直学士、枢密院直学士、翰林学士、三司使、端明殿学士等职,出任福建路转运使,知泉州、福州、开封和杭州府事。治平四年(1067年),蔡襄逝世。累赠少师,谥号“忠惠”。

蔡襄为官正直,所到之处皆有政绩。就任泉州知府时,主持建造万安桥(洛阳桥);就任福州知府时,去处民间巫蛊的危害;在建州就任福建路转运使(省长)时,倡植福州市至漳州府七百里驿道松;在园林艺术上,君谟主持制作武夷茶“小龙团”。所著《茶录》总结了古代制茶、品茶的经验,而《荔枝谱》则被称赞为“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”。蔡襄工于书法,诗文清妙,其书法浑厚端庄,淳淡婉美,自成一体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。有《蔡忠惠公全集》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清尊

    读音:qīng zūn

    繁体字:清尊

    意思:亦作“清樽”。
     酒器。亦借指清酒。
      ▶《古诗类苑》卷四五引《古歌》:“清樽发朱颜,四坐乐且康。”
      ▶唐·王勃《寒夜思》诗:“复此遥相思,清尊湛芳渌。”

  • 向晚

    读音:xiàng wǎn

    繁体字:曏晚

    英语:towards evening; about dusk

    意思:(参见嚮晚)
    傍晚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送魏万之京》诗:“关城曙色催寒近,御苑砧声

  • 烟云

    解释

    烟云 yānyún

    [mist and clouds] 烟气和云

    烟云缭绕

    引用解释

    亦作“烟云”。 1.烟霭云雾。 汉 枚乘 《七发》:“於是榛林深泽,烟云闇莫,兕虎并作。”

  • 轩槛

    读音:xuān kǎn

    繁体字:軒檻

    意思:(轩槛,轩槛)
    栏板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史丹传》:“或置鼙鼓殿下,天子自临轩槛上,隤铜丸以擿鼓,声中严鼓之节。”
      ▶唐玄宗《鹡鸰颂》诗序:“左清道率府长史魏光乘,才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