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签判张秘丞赴秀州》 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值清明欲飞絮。

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值清明欲飞絮。

意思: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赶上清明要飞絮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送签判张秘丞赴秀州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江燕归时君亦归,燕巢未暖君还去》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,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依依惜别之情。 首联“江燕归时君亦归,燕巢未暖君还去”,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兴的手法,以燕子归巢喻友人的归来,以燕巢未稳即又离去喻友人的离去,形象生动,寓意深远。同时,这两句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离去感到惋惜和不舍。 颔联“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值清明欲飞絮”,诗人描绘了清明时节,杨柳飘絮的景象,进一步烘托了离别的氛围。这一联不仅写景细腻,而且通过“欲飞絮”的意象,传达出一种淡淡的伤感,为全诗增添了离愁别绪。 颈联“竞折赠行何所益,时当长养伤嘉树”,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,但同时也提醒他要珍惜生命,关注国家的长治久安。这一联通过对比送别与长养、个人情感与国家大事的意象,展现了诗人的宽广胸怀和深沉思考。 尾联“不如举酒对青山,酒罢移舟须薄暮”,诗人建议友人在离别之际,与其互相折赠礼物,不如举杯对饮,在青山之下畅谈人生。这一建议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关怀,也展现了他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。 全诗情感真挚,意象丰富,语言优美,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。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比喻,巧妙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情感和依依惜别之情,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思考。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和深情,令人回味无穷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江燕归时君亦归,燕巢未暖君还去。
去去溪边杨柳多,正值清明欲飞絮。
竞折赠行何所益,时当长养伤嘉树。
不如举酒对青山,酒罢移舟须薄暮。
嘉禾主人余久知,迹冗不拟强攀附。
党或无忘问姓名,为言懒拙皆如故。
作者介绍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飞絮

    读音:fēi xù

    繁体字:飛絮

    意思:(飞絮,飞絮)
    飘飞的柳絮。
      ▶北周·庾信《杨柳歌》:“独忆飞絮鹅毛下,非复青丝马尾垂。”
      ▶宋·辛弃疾《摸鱼儿》词:“算只有殷勤,画檐蛛网!尽日惹飞絮。”

  • 溪边

    读音:xī biān

    繁体字:溪邊

    解释:1.古代传说中的兽名。

    造句:

  • 杨柳

    解释

    杨柳 yángliǔ

    (1) [poplar and willow]∶杨树和柳树的合称

    (2) [willow]∶专指柳树

    杨柳岸晓风残月。——宋· 柳永《雨霖铃》

    (3) 古曲名,即&l

  • 去去

    读音:qù qù

    繁体字:去去

    意思:
     1.谓远去。
      ▶汉·苏武《古诗》之三:“参辰皆已没,去去从此辞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感怀》诗之二:“去去勿复道,苦飢形貌伤。”
      ▶清·魏源《四明山中峡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