劫石可消恩莫报,袈裟愿共祝尧年。
意思:被石头可以消恩没有报,袈裟愿共同祝尧年。
出自作者[明]蒲庵禅师的《题钟山新寺(三首)》
全文赏析
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道林大士的诗,表达了对道林大士的敬仰和感激之情。
首联“道林大士昔谈玄,海内今居第一禅”,直接点明主题,道林大士精通佛法,在海内无人能及。通过“昔谈玄”和“海内今居第一禅”这两个描述,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道林大士的极高评价。
“闲占白云千亩地,近依红日九重天”,颔联描绘了道林大士的生活环境,他闲暇时占据着广阔的白云之地,又近靠红日照耀的九重天。这里的“白云千亩地”和“红日九重天”都是对道林大士生活环境的生动描绘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林大士生活的向往和羡慕。
“赐田无役秋多粟,汲井长清夏有泉”,颈联描述了道林大士的生活状况,他拥有的赐田在秋天收获丰富,夏天天气炎热时,井水也清澈甘甜。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道林大士生活的富足和安逸的羡慕之情。
“劫石可消恩莫报,袈裟愿共祝尧年”,尾联表达了诗人对道林大士的感激之情,他认为即使是坚硬的劫石也可以消磨,但恩情却难以回报。因此,他希望与道林大士共同祝愿尧年长久,这里“袈裟”是佛教的标志,也象征着道林大士的身份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道林大士的赞美和感激之情,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生活的向往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读来令人感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