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十六渡》 何时一枝筇,溯流到黄山。

何时一枝筇,溯流到黄山。

意思:什么时候一支拐杖,溯流到黄山。

出自作者[宋]钱时的《十六渡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。 诗的开头,“颇闻十六渡,客子良关关。一雨落涧谷,湍气怒潺潺。”描绘了一幅雨中山谷的景象,雨水落下,湍急的水流声潺潺作响,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。 “我来属秋晚,霜叶初斓斑。”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秋天来到这里,霜降的枫叶斑斓多彩,为画面增添了一抹秋色。 “窈窕行竹舆,鸣禽相与闲。”竹轿行走在幽静的山路上,鸟儿鸣叫,与诗人一同享受着这份闲适。 “复岭互交锁,浅濑随回湾。”山岭重叠,溪流回环,描绘出一幅壮美的山林景色。 “路断一罅通,石磴危跻攀。”描述了山路中断,只通过一条狭缝通行的情景,石阶陡峭需要攀爬,进一步增加了诗的紧张感和探索性。 “时见荷锄者,行歌语蛮蛮。”在途中,诗人偶遇了正在劳作的农夫,他们边走边唱,充满了生活的气息。 “采山有薇蕨,结庐有茅菅。”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景象,采摘薇蕨等野菜,搭建茅草屋,充满了田园生活的诗意。 “安知避世人,不曾巢其间。”诗人感叹那些隐居山林、避开尘世纷扰的人,他们或许也曾有过向往人间的时刻。 最后,“何时一枝筇,溯流到黄山。”表达了诗人对山林生活的向往,渴望有一天能够拄着竹杖,溯流而上,探寻那神秘的黄山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山林生活的向往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、世事的思考和感慨,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颇闻十六渡,客子良间关。
一雨落涧谷,湍气怒潺潺。
我来属秋晚,霜叶初斓斑。
窈窕行竹舆,鸣禽相与闲。
複岭互交锁,浅濑随回湾。
路断一罅通,石磴危跻攀。
时见荷锄者,行歌语蛮蛮。
采山有薇蕨,结庐有茅菅。
安知避世人,不曾巢其间。
何时一枝筇,溯流到黄山。
桃源事荒怪,谁谓非人寰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黄山

    解释

    黄山 Huáng Shān

    [Huangshan mountains] 中国名山,在安徽省东南部,主峰1841米,风景秀丽,以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闻名于世,为重要风景旅游胜地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

  • 何时

    读音:hé shí

    繁体字:何時

    英语:when

    意思:(何时,何时)

     1.什么时候。表示疑问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辩》:“皇天淫溢而秋霖兮,后土何时而得干?”唐·韩愈《赠别元十

  • 一枝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一根枝杈。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鷦鷯巢於深林,不过一枝。” 晋 张华 《鹪鹩赋》:“其居易容,其求易给,巢林不过一枝,每食不过数粒。”后用以比喻栖身之地。 唐 杜甫 《宿府》诗:“已忍伶俜十年事,强移栖息一枝安。” 宋 曾巩 《次道子中书问归期》:“一枝数粒身安稳,不羡云鹏九万飞。” 清 方文 《庐山·玉帘泉》诗:“小楼暖可居,他日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