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》 灵台无事日休休,安乐由来不外求。

灵台无事日休休,安乐由来不外求。

意思:灵台无事一天休休,安乐来由不征求。

出自作者[宋]司马光的《和邵尧夫安乐窝中职事吟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安乐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满足和自我修养的追求。 首联“灵台无事日休休,安乐由来不外求”,灵台指的是心,表示内心清静无为,安乐不在于外在的追求,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,这反映了诗人一种内在的满足和修养。 颔联“细雨寒风宜独坐,暖天佳景即间游”,诗人通过描绘不同天气下的生活场景,表现了他随遇而安、善于享受生活的态度,无论是细雨寒风还是暖天佳景,他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。 颈联“松篁亦足开青眼,桃李何妨插白头”,松篁指的是松树和竹子,桃李指的是桃花和李花,诗人通过这些自然元素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的热爱和接纳,不介意年龄的增长,而是欣赏自然的美好。 尾联“我以著书为职业,为君偷暇上高楼”,诗人以著书为职业,表现出了他的追求和热爱,同时也会在忙碌的工作中寻找闲暇,享受高楼远眺的乐趣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不同的生活场景和自然元素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追求,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、热爱生活的态度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灵台无事日休休,安乐由来不外求。
细雨寒风宜独坐,暖天佳景即间游。
松篁亦足开青眼,桃李何妨插白头。
我以著书为职业,为君偷暇上高楼。
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10月11日),字君实,号迂叟。汉族。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世称涑水先生。北宋政治家、史学家、文学家。

宋仁宗宝元元年(1038年),司马光登进士第,累进龙图阁直学士。宋神宗时,因反对王安石变法,离开朝廷十五年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;做事用功刻苦、勤奋。以“日力不足,继之以夜”自诩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

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灵台

    读音:líng tái

    繁体字:靈檯

    英语:Lingtai

    详细释义:1.心灵。庄子?庚桑楚:『不可内于灵台。灵台者,有持而不知其所持,而不可持者也。』郭象?注:『灵台者,心也。』

  • 安乐

    读音:ān lè

    繁体字:安樂

    短语:安静 安居乐业 平稳 安生 平静 泰 风平浪静 平安 稳定性 绥 稳定

    英语:peace and happiness

    意思:

  • 无事

    读音:wú shì

    繁体字:無事

    意思:(无事,无事)

     1.没有变故。多指没有战事、灾异等。
      ▶《礼记•王制》:“天子无事,与诸侯相见,曰朝。”
      ▶郑玄注:“事谓征伐。”
      ▶《史

  • 外求

    读音:wài qiú

    繁体字:外求

    意思:求之于外。
      ▶《谷梁传•庄公二十八年》:“古者税什一,丰年补败,不外求而上下皆足也。”
      ▶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安命养性者,不待委积而富,名号传乎世者,不待势位而显,德义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