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责躬诗》 皎皎三十年,半语曾未欺。

皎皎三十年,半语曾未欺。

意思:皎皎三十年,半句没有欺骗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责躬诗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对自我品质的描绘,表达了他对自己所秉持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的坚守,以及对自我品质的自我批评和自我反省。 首先,“所禀介且拙,尝耻朋比为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性格和道德的坚定性,他鄙视那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结党营私的人,表明他是一个正直、诚实、不随波逐流的人。 “皎皎三十年,半语曾未欺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言行的诚实和正直,他三十年的生涯中,没有说过一句假话,没有做过一件虚伪的事情。 “身微德不著,尚使人见疑”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谦逊和自我认知,他觉得自己虽然没有什么显著的优点,但却经常被人误解。这反映了作者对自己的谦虚和对自我价值的认识。 “省己当自责,实负圣相知”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反省和自我批评,他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地审视自己,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,并承担起责任。 最后,“引去岂非宜,扣言已可罪”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的决心和勇气,他认为自己已经犯了错误,应该离开这个地方,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地方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和自我批评,展示了他的正直、诚实、谦虚、自我反省和勇于改变的品质。这些品质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和学习的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所禀介且拙,尝耻朋比为。
皎皎三十年,半语曾未欺。
身微德不著,尚使人见疑。
省己当自责,实负圣相知。
圣相虽明察,不假束蕴辞。
扣言已可罪,引去岂非宜。
作者介绍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皎皎

    读音:jiǎo jiǎo

    繁体字:皎皎

    短语:

    英语:glistening white

    意思:
     1.洁白貌;清白貌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白驹》:“皎皎白驹,在

  • 三十

    读音:sān shí

    繁体字:三十

    意思:
     1.数词。十的三倍。
      ▶《诗•小雅•无羊》:“三十维物,尔牲则具。”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宣公三年》:“成王定鼎于郏鄏,卜世三十,卜年七百。”
     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