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游茅山》 方当遽子知非日,已过茅君得道年。

方当遽子知非日,已过茅君得道年。

意思:方应当立即你知道不是一天,已过茅君得道年。

出自作者[宋]滕宗谅的《游茅山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描绘句曲山美景和洞中仙境的诗。首句“句曲山中古洞天”,直接点明了地点和主题,句曲山中有一个古老的洞天。“金堂玉室地相连”,用金玉来形容洞中的景致,给人一种富丽堂皇、美轮美奂的感觉,展现了洞天内的神奇和美丽。 “方当遽子知非日”这句诗,引入了遽子这个历史人物,他在这里代表了一个悟道者的形象。“知非日”是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这里暗示着人们在游览句曲山的过程中,能够感悟到自身的不足,产生悔过自新的想法。 “已过茅君得道年”这句诗,提到了茅君这个得道成仙的人物,他的“得道年”已经过去。这里既展示了句曲山的神秘和神圣,又传达出一种人生易逝、修道需趁早的意味。 整体上,这首诗通过描绘句曲山中的洞天美景,引用了历史人物和神仙得道的故事,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,同时也传达出一种修道劝诫的意境,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,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句曲山中古洞天,金堂玉室地相连。
方当遽子知非日,已过茅君得道年。
作者介绍
滕宗谅(990年-1047年),字子京,河南洛阳人,北宋官员,因范仲淹的《岳阳楼记》而为世人所知,岳阳楼的双公祠中有范仲淹与滕子京的雕像(右)。在岳州做过太守。他做太守时,政事顺利百姓和乐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茅君

    读音:máo jūn

    繁体字:茅君

    意思:指传说中在句容·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。
      ▶唐·李颀《题卢道士房》诗:“秋砧响落木,共坐茅君家。”
      ▶元·宋无《游三茅华阳诸洞》诗之二:“玉案清香彻夜焚,紫烟成盖覆茅

  • 得道

    读音:dé dào

    繁体字:得道

    英语:attain the Way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、与天合一的境界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知北游》:“无思无虑始知道,无处无服始安道,无从无道

  • 方当

    读音:fāng dāng

    繁体字:方噹

    意思:(方当,方当)
    犹将要;会当。
      ▶《后汉书•方术传上•杨由》:“有风吹削哺,太守以问由。
      ▶由对曰:‘方当有荐木实者,其色黄赤。’顷之,五官掾献橘数包。”<

  • 知非

    读音:zhī fēi

    繁体字:知非

    意思:
     1.五十岁的代称。
      ▶《淮南子•原道训》:“故蘧伯玉年五十,而有四十九年非。”谓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过失。后因以“知非”称五十岁。
      ▶唐·白居易《自咏》: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