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》 蛙声乐数部,柳缕浪千条。

蛙声乐数部,柳缕浪千条。

意思:蛙声乐几部,柳一浪千条。

出自作者[明]邹迪光的《七夕同沈璧甫林若抚泛舟芙蓉湖候月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色和情感表达,通过精妙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首联“月貌那能似,云容不可描”中,诗人以月亮和云彩为喻,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。月亮的皎洁和云彩的变幻,都是自然界中无法模仿和描绘的,诗人以此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。 颔联“蛙声乐数部,柳缕浪千条”则是对自然声音和柳条的生动描绘。蛙声如同乐队中的几部乐章,和谐而动听;柳条在风中摇曳,如同波浪般千条齐动,生动而富有动态。 颈联“绿坂疑牛渚,朱栏是鹊桥”则通过联想和比喻,进一步拓展了诗的主题。诗人将绿色的斜坡比作牛渚,将红色的栏杆比作鹊桥,表达了对自然景色和爱情的向往。 尾联“清商未旬日,芦荻已萧萧”则是对季节变迁的描绘,诗人用芦荻的萧萧声来形容清商乐的旋律,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情感的表达,让读者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态度。这首诗不仅具有艺术价值,也具有深刻的人生启示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月貌那能似,云容不可描。
蛙声乐数部,柳缕浪千条。
绿坂疑牛渚,朱栏是鹊桥。
清商未旬日,芦荻已萧萧。
作者介绍
邹迪光(1550——1626)字彦吉,号愚谷。明无锡人。万历二年进士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蛙声

    读音:wā shēng

    繁体字:蛙聲

    意思:(蛙声,蛙声)
    蛙的叫声。
      ▶唐·张籍《过贾岛野居》诗:“蛙声篱落下,草色户庭间。”
      ▶南唐·伍乔《何明府见访》诗:“马嘶穷巷蛙声息,辙到衡门草色开。”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