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越十日陪使君汪内翰复来》 尊俎宾僚集,旌麾刺史临。

尊俎宾僚集,旌麾刺史临。

意思:尊俎宾客僚属召集,旌麾刺史临。

出自作者[宋]黄公度的《越十日陪使君汪内翰复来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,描绘了一幅古代官员在城中举行宴会的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传统仪式的赞美和对官员的敬意。 首句“雅制初仍旧,佳名留至今”,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礼仪制度的尊重和赞美,同时也暗示了这种制度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延续至今,成为了传统的一部分。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仪式的重视和珍视,认为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。 “城依刺桐古,亭入芰荷深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城池和亭台的位置和环境,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城市风貌的赞美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。城依古刺桐树,亭台则建于芰荷深处,这样的景色给人一种宁静、祥和的感觉,也体现了古代官员的雅致和品味。 “尊俎宾僚集,旌麾刺史临”这两句诗描绘了宴会的场景和气氛,表达了作者对宾客的欢迎和对官员的敬意。在宴会上,宾客们聚集在一起,官员们亲自前来主持宴会,这样的场景体现了古代官员的热情好客和对宾客的尊重。 最后一句“自公多暇日,及此豁尘襟”,表达了作者对官员能够抽出时间举办宴会的感激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从宴会中得到放松和愉悦的心情。这句话也暗示了古代官员在公务之余能够抽出时间举办宴会,体现了他们的勤政爱民和对生活的热爱。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古代官员在城中举行宴会的场景,表达了作者对传统礼仪制度的赞美和对官员的敬意。同时,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官员的热情好客和对生活的热爱,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雅制初仍旧,佳名留至今。
城依刺桐古,亭入芰荷深。
尊俎宾僚集,旌麾刺史临。
自公多暇日,及此豁尘襟。
作者介绍
黄公度(1109~1156)字师宪,号知稼翁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绍兴八年进士第一,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。后被秦桧诬陷,罢归。除秘书省正字,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。十九年,差通判肇庆府,摄知南恩州。桧死复起,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,卒年四十八,著有《知稼翁集》十一卷,《知稼翁词》一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刺史

    读音:cì shǐ

    繁体字:刺史

    英语:feudal provincial; prefectural governor

    意思:古代官名。原为朝廷所派督察地方之官,后沿为地方官职名称。
      ▶汉武帝

  • 尊俎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古代盛酒肉的器皿。尊,盛酒器;俎,置肉之几。《礼记·乐记》:“铺筵席,陈尊俎,列籩豆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送吴显道南归》诗:“天际张帷列尊俎,君歌声酸辞且苦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交实》:“子何为不祭?曰:无以供尊俎也。”

    2.常用为宴席的代称。《战国策·齐策五》:“千丈之城,拔之尊俎之间;百尺之冲,折之衽席之上。”

  • 宾僚

    读音:bīn liáo

    繁体字:賓僚

    意思:(宾僚,宾僚)
    宾客幕僚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言语》:“桓征西治江陵城甚丽,会宾僚出江津望之。”
      ▶宋·陆游《除制司参议官谢赵都大启》:“摄郡垒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