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用解释
1.谓没有异心。《左传·僖公十五年》:“必报德,有死无二。”
2.独一无二。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﹝足下﹞诛 成安君 ,徇 赵 ,脇燕,定 齐 ,南摧 楚 人之兵二十万,东杀 龙且 ,西乡以报,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,而略不世出者也。”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将军履上将之位,食膏腴之都,任 周召 之职,拥天下之枢,可谓富贵之极
读音:bù lí
繁体字:不離
意思:(不离,不离) 1.不失;不失为。 ▶《庄子•马蹄》:“同乎无知,其德不离;同乎无欲,是谓朴素。” ▶《礼记•曲礼上》:“鹦鹉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
读音:dāng chǔ
繁体字:噹處
意思:(当处,当处)本处;就在那个地方。 ▶北魏·贾思勰《齐民要术•造神麴并酒》:“作三斛麦麴法……当处翻之,还令泥户。” ▶《楞严经》卷二:“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
读音:èr tǐ
繁体字:二體
意思:(二体,二体) 1.指文、武两种舞蹈形式。一说指阴柔、阳刚两种音乐风格。 ▶《左传•昭公二十年》:“声亦如味,一气、二体。” ▶杜预注:“舞者有文、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