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水墨蓼花草虫》 画图水墨惊初见,却似扁舟过赤沙。

画图水墨惊初见,却似扁舟过赤沙。

意思:图画墨水惊初次见面,却似扁舟过赤沙。

出自作者[明]刘基的《题水墨蓼花草虫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充满秋意与诗意的诗歌,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多彩。 首句“为爱江头红蓼花”,开门见山,点明作者对江头红蓼花的喜爱。这不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,也为后续的描述提供了焦点。 接下来的“秋来独作草虫家”,交代了时间和环境。秋天来临,草虫们在红蓼花中安家,形成了一个独特而和谐的生态系统。此句也隐含着作者对自然的深深敬畏和欣赏。 “寻香粉蝶应随梦,采蜜黄蜂不趁衙”,这两句描绘了蝴蝶和黄蜂在红蓼花丛中忙碌的景象。粉蝶寻香,黄蜂采蜜,生动而富有生气,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。 “络纬语残凉露滴,蜻蜓立困晚风斜”,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秋天的景象,络纬的叫声、凉露的滴落、蜻蜓在晚风中的困倦,这些细节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立体和生动。 最后两句“画图水墨惊初见,却似扁舟过赤沙”,作者以画为喻,形容诗歌所描绘的景象像一幅水墨画,初见惊艳,再看又如扁舟过赤沙,别有韵味。这既展示了作者的艺术审美,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江头红蓼花为背景,描绘了秋天的生机与美丽,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。诗歌语言生动,意象丰富,读来让人感受到秋天的美好与诗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为爱江头红蓼花,秋来独作草虫家。
寻香粉蝶应随梦,采蜜黄蜂不趁衙。
络纬语残凉露滴,蜻蜓立困晚风斜。
画图水墨惊初见,却似扁舟过赤沙。
作者介绍 刘基简介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,汉族,字伯温,处州青田县南田乡(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)人,故称刘青田,元末明初军事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,明朝开国元勋。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故又称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

元至顺间举进士。博通经史,尤精象纬之学,时人比之诸葛亮。至正十九年(1359),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,礼聘而至。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,倍受宠信。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、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。吴元年(1367)为太史令,进《戊申大统历》。奏请立法定制,以止滥杀。

朱元璋即皇帝位后,他奏请设立军卫法,又请肃正纪纲。尝谏止建都于凤阳。洪武三年(1370)十一月封诚意伯,岁禄240石。四年,赐归。刘基居乡隐形韬迹,惟饮酒弈棋,口不言功。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。入京谢罪,留京不敢归,以忧愤疾作,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。八年,遣使护归,居一月而卒。刘基精通天文、兵法、数理等,尤以诗文见长。诗文古朴雄放,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、同情民间疾苦之作。著作均收入《诚意伯文集》。

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,论天下安危,义形于色,遇急难,勇气奋发,计划立定,人莫能测。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:“吾之子房也。”在文学史上,刘基与宋濂、高启并称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“三分天下诸葛亮,一统江山刘伯温;前朝军师诸葛亮,后朝军师刘伯温”的说法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扁舟

    读音:piān zhōu

    繁体字:扁舟

    英语:canoe

    意思:I
    小船。
       ▶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

  • 画图

    读音:huà tú

    繁体字:畫圖

    短语:画 图 美工 图案 丹青 图腾

    英语:draw

    意思:(画图,画图)

     1.绘图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田子

  • 水墨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水和墨。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,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法。 唐 郑谷 《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》诗:“水墨画松清睡眼,云霞仙氅挂吟身。” 宋 周紫芝 《西江月》词:“晚来秋水映残霞,水墨新描图画。” 元 汤垕 《画鉴·唐画》:“ 董元 山水有二种:一样,水墨矾头,疏林远树,平远幽深,山石作麻皮皴;一样,著色,皴纹甚少,用色穠古。” 清 王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