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孙莘老七绝》 去年腊日访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闲。

去年腊日访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闲。

意思:去年腊月天访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闲。

出自作者[宋]苏轼的《赠孙莘老七绝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去年腊日访孤山》是一首清新淡雅、富有生活情趣的诗。诗中描绘了作者去年腊日拜访孤山,在僧人处借住半日的情景。诗中没有过多的渲染,也没有华丽的辞藻,只是用简洁明了的词语,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。 首句“去年腊日访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闲”直接点明了时间、地点和事件。作者去年腊日拜访了孤山,在僧人的屋舍中借住,度过了一个闲适的半天。这句诗语言简洁,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。它描绘了一个平常而又温馨的画面,让人感受到作者与僧人的亲近和融洽。 “不为思归对妻子,道人有约径须还”这两句诗则表达了作者当时的心境。他没有因为思乡而与妻子儿女相聚,而是因为与道友有约在先,所以必须按时返回。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坚定和决断,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平静和淡然。他没有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,而是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约定。 整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,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,但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然。它描绘了一个平常而又温馨的画面,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同时,它也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约定的坚守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情味的诗,它通过简洁明了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然,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去年腊日访孤山,曾借僧窗半日闲。
不为思归对妻子,道人有约径须还。
作者介绍 苏轼简介
苏轼(1037年1月8日—1101年8月24日),字子瞻,又字和仲,号铁冠道人、东坡居士,世称苏东坡、苏仙。汉族,眉州眉山(今属四川省眉山市)人,祖籍河北栾城,北宋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

嘉祐二年(1057年),苏轼进士及第。宋神宗时曾在凤翔、杭州、密州、徐州、湖州等地任职。元丰三年(1080年),因“乌台诗案”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。宋哲宗即位后,曾任翰林学士、侍读学士、礼部尚书等职,并出知杭州、颍州、扬州、定州等地,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、儋州。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,途中于常州病逝。宋高宗时追赠太师,谥号“文忠”。

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,在诗、词、散文、书、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。其文纵横恣肆;其诗题材广阔,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比喻,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“苏黄”;其词开豪放一派,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,并称“苏辛”;其散文著述宏富,豪放自如,与欧阳修并称“欧苏”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苏轼亦善书,为“宋四家”之一;工于画,尤擅墨竹、怪石、枯木等。有《东坡七集》、《东坡易传》、《东坡乐府》等传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孤山

    读音:gū shān

    繁体字:孤山

    英语:inselberg

    意思:山名。在浙江·杭州·西湖中,孤峰独耸,秀丽清幽。
      ▶宋·林逋曾隐居于此,喜种梅养鹤,世称孤山处士。
      ▶孤山北麓有

  • 腊日

    读音:là rì

    繁体字:臘日

    英语:A day that was used to sacrifice gods at the end of a year in ancient times. Later it is fixed at Dec

  • 半日

    读音:bàn rì

    繁体字:半日

    英语:half a day

    意思:
     1.白天的一半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扁鹊曰:‘其死何如时?’曰:‘鸡鸣至今。’曰:‘收乎?’曰:‘未也

  • 去年

    读音:qù nián

    繁体字:去年

    英语:last year

    意思:刚过去的一年。
      ▶唐·杜甫《前苦寒行》之二:“去年白帝雪在山,今年白帝雪在地。”
      ▶宋·苏轼《中秋月》诗之一:“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