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苍鹰赠蔡子毓》 上林羽猎竟何为,不搏匈奴搏虎兕!

上林羽猎竟何为,不搏匈奴搏虎兕!

意思:上林苑打猎究竟做什么,不打匈奴捕捉老虎犀牛!

出自作者[明]韩上桂的《苍鹰赠蔡子毓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以雄鹰自喻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和对壮志未酬的悲愤。 首先,诗中描绘了苍鹰在沧海中飞翔的场景,展现出其飒爽英姿和威猛力量。诗句“霜毛飒爽滚雪飞,铁距撑拏倍惨黑”形象地描绘了鹰的羽毛在雪中翻滚,铁爪撑开,更显出其冷峻和刚毅。 接着,诗人通过描述鹰在捕猎中的表现,表达了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受到冷落的无奈和愤懑。“侧目愁胡破远天,轧滚左右凭胸臆”,这里鹰仿佛成了诗人自己的化身,他愁眉不展,注视着远方,在轧滚中表达出胸中无尽的抱负和期待。 “狡兔未保深窟藏,大鹏遂失垂天翼”,这里诗人借鹰的视角,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慨。那些狡猾的兔子躲在深窟中,而大鹏却失去了展翅高飞的翅膀。这里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境况,他才华横溢,却无法施展。 “姿雄往往受众猜,去傍鱼矶掠鳝鲫”,这里描绘了鹰在捕猎时受到误解和猜疑的场景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在政治斗争中的困境。他像鹰一样英勇,却被误解为追逐小鱼,掠夺鳝鲫的行为。 最后,“高牙大纛张边鄙,上林羽猎竟何为”,这里诗人以鹰的羽毛比喻自己的才华和志向,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迷茫。他像鹰一样高飞,却只能在边鄙之地挥舞大旗,而上林羽猎的机会却似乎遥不可及。 整首诗以鹰为喻,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慨和对壮志未酬的悲愤。诗人以雄鹰自喻,通过描绘鹰的形象和行为,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融入其中,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强烈的象征意义和感染力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苍鹰白头人不识,群飞沧海恣猛力。
霜毛飒爽滚雪飞,铁距撑拏倍惨黑。
侧目愁胡破远天,轧滚左右凭胸臆。
狡兔未保深窟藏,大鹏遂失垂天翼。
姿雄往往受众猜,去傍鱼矶掠鳝鲫。
鳝鲫鳖没泥滓中,百转千飞不得食。
吁嗟壮士亦如此,高牙大纛张边鄙。
上林羽猎竟何为,不搏匈奴搏虎兕!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上林

    读音:shàng lín

    繁体字:上林

    意思:
     1.古宫苑名。
      ▶秦旧苑,汉初荒废,至汉武帝时重新扩建。故址在今西安市西及周至、户县界。
      ▶《三辅黄图•苑囿》:“汉·上林苑,即秦之旧苑也。
     

  • 匈奴

    读音:xiōng nú

    繁体字:匈奴

    短语:戎 蛮 壮族 犹太 满族 虏 夷 狄 胡

    英语:Hun

    意思:称胡。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之一。
      ▶战国时游牧于

  • 何为

    读音:hé wéi

    繁体字:何為

    意思:(何为,何为)
    I

     1.干什么,做什么。用于询问。
       ▶《后汉书•齐武王縯传》:“﹝刘稷﹞闻更始立,怒曰:‘本起兵图大事者,伯升兄弟也,今更始何为者邪?’

  • 羽猎

    读音:yǔ liè

    繁体字:羽獵

    意思:(羽猎,羽猎)
    帝王出猎,士卒负羽箭随从,故称“羽猎”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宋玉<高唐赋>》:“传言羽猎,衔枚无声。”
      ▶李善注引张晏曰:“以应猎负羽。”
      ▶

  • 虎兕

    读音:hǔ sì

    繁体字:虎兕

    意思:虎与犀牛。比喻凶恶残暴的人。
      ▶《论语•季氏》:“虎兕出于柙。”
      ▶汉·王逸《九思•逢尤》:“虎兕争兮于廷中。”
      ▶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•景定彗星》:“董宋臣巨姦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