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阳眠处莎成毯,蹋水飞时浪作梯。
意思:向阳眠在莎成毯子,踏水飞时浪作梯子。
出自作者[唐]韩偓的《玩水禽(在古南醴陵县作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,通过对鸟类在溪水边活动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赏。
首句“两两珍禽渺渺溪”中,“珍禽”和“渺渺溪”都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。这里的“珍禽”并非特指某一种鸟类,而是泛指溪边各种形态各异、悠然自得的鸟类。而“渺渺溪”则描绘了溪水的宽广和深远,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。
“翠衿红掌净无泥”一句中,“翠衿”和“红掌”分别描绘了鸟类的颜色和形态,而“净无泥”则进一步强调了鸟类羽毛的洁净和环境的清新。
接下来的“向阳眠处莎成毯,蹋水飞时浪作梯”两句,诗人通过描绘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活动场景,进一步表现了自然环境的优美和宁静。其中,“莎成毯”形象地描绘了鸟类在阳光下休息时,身体覆盖着绿色的莎草形成的景象;“浪作梯”则描绘了鸟类在水中嬉戏时,激起的水波形成阶梯般的场景。
“依倚雕梁轻社燕,抑扬金距笑晨鸡”两句中,“轻社燕”和“笑晨鸡”分别通过鸟类与燕子的关系和鸟类对鸡的戏谑,进一步表现了鸟类的自由和灵性,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共处。
最后,“劝君细认渔翁意,莫遣縆罗误稳栖”两句,诗人以劝诫的口吻,提醒读者要理解渔翁的用意,不要用网捕捉这些自由自在的鸟类。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保护,也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赏。
整首诗通过对鸟类在溪水边活动的生动描绘,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赏,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命的尊重和保护。诗中通过对鸟类的描绘,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,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