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陈颖仲赴省闱》 管城自有封侯相,得路功名且着鞭。

管城自有封侯相,得路功名且着鞭。

意思:管城自有封侯,找到路功名而且着鞭子。

出自作者[宋]李弥逊的《送陈颖仲赴省闱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赞美一位书法家的,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这位书法家的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木末挥斤玉未镌,清姿直节已飘然”描绘了这位书法家的风采。他挥毫时如同在未雕琢的玉石上,展现出清雅的姿态和高洁的节操,仿佛已经飘然于世。这一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,将书法家的气质和才华展现得淋漓尽致。 颔联“诗书插架嗤三万,文字撑肠富五千”进一步赞美了这位书法家的学识和修养。他博览群书,书架上堆满了诗书,但他不为数量所困,而是以质量取胜,文字功底深厚,令人惊叹。这一联通过夸张的手法,强调了这位书法家的学识和才华,令人对他产生敬仰之情。 颈联“笔下行看吐黄绢,选中应喜探青钱”描绘了这位书法家在书写时的神态和风采。他的笔下生辉,能够口吐黄绢一般的文字,挑选时也会喜欢探寻青钱一般的佳作,这进一步展现了这位书法家的才华和技艺。 尾联“管城自有封侯相,得路功名且着鞭”则是表达了对这位书法家的期望和祝愿。他希望这位书法家能够有朝一日获得功名,并且继续努力,继续提高自己的书法造诣。这一联既是对这位书法家的鼓励和期望,也是对所有有志之士的激励。 整首诗通过对这位书法家的赞美和期望,表达了作者对才华和努力的追求和对功名的渴望。同时,这首诗也展现了作者对书法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敬仰之情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木末挥斤玉未镌,清姿直节已飘然。
诗书插架嗤三万,文字撑肠富五千,笔下行看吐黄绢,选中应喜探青钱。
管城自有封侯相,得路功名且着鞭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管城

    读音:guǎn chéng

    繁体字:管城

    意思:即管城子。
      ▶宋·杨万里《霜寒》诗之二:“只缘青女降,便与管城疏。”
      ▶明·陆树声《清暑笔谈》:“士大夫胸中无三斗墨,何以运管城?”清·陈维崧《酬许元锡》诗:“昨

  • 功名

    读音:gōng míng

    繁体字:功名

    英语: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

    意思:
     1.功业和名声。
      ▶《庄子•山木》:“削迹损势,不为功名。”<

  • 封侯

    读音:fēng hóu

    繁体字:封侯

    意思:
     1.封拜侯爵。
      ▶《战国策•赵策二》:“贵戚父兄皆可以受封侯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卫将军列传》:“人奴之生,得毋笞骂即足矣,安得封侯事乎?”
      ▶《后

  • 相得

    读音:xiāng de

    繁体字:相得

    英语:get along well

    意思:
     1.相配;相称。
      ▶《易•繫辞上》:“天数五,地数五,五位相得,而各有合。”
      ▶韩康伯注

  • 着鞭

    读音:zhuó biān

    繁体字:著鞭

    意思:(参见着鞭)

     1.鞭打;用鞭子赶。
      ▶金·元好问《榆社硖口村早发》诗:“瘦马长途懒着鞭,客怀牢落五更天。”
     
     2.犹言着手进行,开始做。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