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招提寺》 日暮双林磬,泠泠送客回。

日暮双林磬,泠泠送客回。

意思:一天晚上双林磐,冷冷送客人回。

出自作者[唐]戎昱的《题招提寺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、幽美的山水画卷。诗人以招提精舍为背景,通过对石壁、山影、鸟声等自然景观的描绘,展现了山林的清幽和宁静。同时,诗中还穿插了一灯传岁月、深院长莓苔等意象,表达了岁月流转、时光荏苒的主题。 首句“招提精舍好”,开门见山地赞美了招提精舍的美好。招提精舍是佛教寺庙的一种,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身处的寺庙环境优美。接下来的“石壁向江开”,形象地描绘了石壁临江的景象,使得画面更加立体。 “山影水中尽,鸟声天上来”这两句,通过山影与水相映成趣的画面,以及鸟儿在天空中欢快歌唱的声音,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之美。这里的山影、水、鸟声等元素,相互交织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。 “一灯传岁月,深院长莓苔”这两句,通过对一灯传递岁月沧桑的描绘,以及深院长满莓苔的景象,表达了岁月流转、时光荏苒的主题。这里的一灯,象征着时间的流逝,而深院长满莓苔,则暗示了岁月的痕迹。 最后一句“日暮双林磬,泠泠送客回”,描绘了夕阳西下时,双林中的磬声悠扬响起,如同在泠泠地送别客人。这里的磬声,既增添了诗意,又表现了寺院的宁静氛围。 整首诗以山水景色为背景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感慨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同时,诗中还融入了佛教文化元素,使得诗歌更具有文化底蕴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招提精舍好,石壁向江开。
山影水中尽,鸟声天上来。
一灯传岁月,深院长莓苔。
日暮双林磬,泠泠送客回。
作者介绍 戎昱简介
戎昱(rongyu)(744年~800年),唐代诗人。荆州(今湖北江陵)人,郡望扶风(今属陕西)。少年举进士落第,游名都山川,后中进士。一说登进士第。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(760—766)间,来往于长安、洛阳、齐、赵、泾州、陇西等地。经华阴,遇见王季友,同赋《苦哉行》。大历元年(766)入蜀,见岑参于成都。大历二年(767)秋回故乡,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。后流寓湖南,为潭州刺史崔瓘、桂州刺史李昌巙幕僚。建中三年(782)居长安,任侍御史。翌年贬为辰州刺史。后又任虔州刺史。晚年在湖南零陵任职,流寓桂州而终。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。名作《苦哉行》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。羁旅游宦、感伤身世的作品以《桂州腊夜》较有名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泠泠

    读音:líng líng

    繁体字:泠泠

    英语:cool; clear and far-reaching

    意思:
     1.清凉貌;泠清貌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宋玉<风赋>》:“清清泠泠,愈病析酲。

  • 双林

    读音:shuāng lín

    繁体字:雙林

    意思:(双林,双林)

     1.指释迦牟尼涅槃处。
      ▶北魏·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•法云寺》:“神光壮丽,若金刚之在双林。”
      ▶周祖谟校释:“佛在拘尸那城·阿

  • 送客

    解释

    送客 sòngkè

    [see a visitor out] 为客人送行

    读音:sòng kè

  • 日暮

    读音:rì mù

    繁体字:日暮

    英语:eventide

    意思:傍晚;天色晚。
      ▶《六韬•少众》:“我无深草,又无隘路,敌人已至,不适日暮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杜牧《金谷园》诗:“日暮东风怨啼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