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端正树》 路傍佳树碧云愁,曾侍金舆幸驿楼。

路傍佳树碧云愁,曾侍金舆幸驿楼。

意思:路旁树碧云愁好,曾侍奉车驾前往驿楼。

出自作者[唐]温庭筠的《题端正树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路傍佳树碧云愁,曾侍金舆幸驿楼。草木荣枯似人事,绿阴寂寞汉陵秋。》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感慨的诗。 首句“路傍佳树碧云愁”,诗人以一种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路旁的树木在碧云的映衬下,显得有些孤独和愁苦。这里,诗人巧妙地借景抒情,通过描绘树木和碧云的景象,表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孤独。 第二句“曾侍金舆幸驿楼”则描绘了诗人曾经陪伴皇帝的车驾,来到驿楼,欣赏路旁的美景。这里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的情景,表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思考。 第三句“草木荣枯似人事”是诗人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一种对比和思考。草木的荣枯,象征着生命的盛衰,而人生的荣枯,也同样是如此。这里诗人通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对比,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。 最后一句“绿阴寂寞汉陵秋”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。汉陵,指的是汉朝的陵墓,曾经的辉煌现在只剩下寂寞的绿阴和秋天的落叶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汉陵的景象,表达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,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现在和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感慨,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、人生荣枯、历史变迁的思考和感慨。整首诗语言简练、意境深远,是一首优秀的诗歌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路傍佳树碧云愁,曾侍金舆幸驿楼。
草木荣枯似人事,绿阴寂寞汉陵秋。
作者介绍 温庭筠简介
温庭筠(约812年-约866年),本名岐,艺名庭筠,字飞卿,男,汉族,唐代并州祁县(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)人,晚唐时期诗人、词人。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。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,富有天赋,文思敏捷,每入试,押官韵,八叉手而成八韵,有“温八叉”之称。

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,一生恨不得志,行为放浪。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,官至国子监助教。然恃才不羁,又好讥刺权贵,多犯忌讳,取憎于时,故长被贬抑,终生不得志。精通音律、工诗,与李商隐齐名,时称“温李”。其诗辞藻华丽,浓艳精致,内容多写闺情,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。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,为“花间派”首要词人,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。在词史上,与韦庄齐名,并称“温韦”。存词七十余首。有《花间集》遗存。后人辑有《温飞卿集》及《金奁集》。其词作更是刻意求精,注重词的文采和声情。被尊为“花间词派”之鼻祖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云愁

    读音:yún chóu

    繁体字:雲愁

    意思:(云愁,云愁)
    指阴暗的天色。
      ▶隋·江总《赋得携手上河梁应诏》:“云愁数处黑,木落几枝黄。”
      ▶唐·独孤及《梦远游赋》:“顾兔呀以蚀月兮,天地闭而云愁。”<

  • 佳树

    读音:jiā shù

    繁体字:佳樹

    意思:(佳树,佳树)
    嘉树,良木。
      ▶《新唐书•王义方传》:“为御史时,买第,后数日,爱廷中树,复召主人曰:‘此佳树,得无欠偿乎?’又予之钱。”
      ▶唐·温庭筠《酬友人

  • 碧云

    读音:bì yún

    繁体字:碧雲

    英语:bluish clouds

    意思:(碧云,碧云)

     1.青云;碧空中的云。
      ▶《文选•江淹<杂体诗•效惠休“别怨”>》:“日暮碧云合,

  • 驿楼

    读音:yì lóu

    繁体字:驛樓

    意思:(驿楼,驿楼)
    驿站的楼房。
      ▶唐·张说《深渡驿》诗:“猿响寒巖树,萤飞古驿楼。”
      ▶宋·刘焘《树萱录》:“番禺·郑僕射尝游湘中,宿于驿楼。”
      ▶清·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