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赠贾岛》 孟郊死葬北邙山,从此风云得暂闲。

孟郊死葬北邙山,从此风云得暂闲。

意思:孟郊死葬北邙山,在这风云得以暂时闲置。

出自作者[唐]韩愈的《赠贾岛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有趣的诗,它以孟郊和贾岛两位唐代诗人进行对比,表达了对他们不同命运的感慨和对诗文的热爱。 首先,诗中提到了孟郊死葬北邙山的事实,这无疑是对他一生坚韧不拔、不屈不挠的精神的肯定。接着,诗中又说“风云得暂闲”,这似乎是在说孟郊死后,世界上的风云暂时得到了平静,这可能暗指孟郊的去世让社会少了一位强有力的声音。 然后,诗人在这里巧妙地运用了“天恐文章浑断绝,更生贾岛著人间”的比喻。这里,“天”可能指的是命运、自然规律等,而“文章”则可以理解为诗文、文学。诗人用“天恐”这个词,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常和对文学发展的担忧。他担心如果孟郊去世,那么文学可能会失去一位重要的声音,而贾岛的出生则被视为是弥补这个遗憾的结果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比孟郊和贾岛的命运,表达了对坚韧不拔、不屈不挠的文学精神的赞美,同时也对命运的无常和文学发展的不确定性表示了深深的忧虑。 至于诗的语言和风格,孟郊和贾岛都是唐代著名的苦吟诗人,他们的诗歌风格都比较朴素、深沉,而这首诗的语言和风格也延续了这种传统,用词简练、寓意深远,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孟郊死葬北邙山,从此风云得暂闲。
天恐文章浑断绝,更生贾岛著人间。
作者介绍 韩愈简介
韩愈(768年—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。河南河阳(今河南省孟州市)人。自称“郡望昌黎”,世称“韩昌黎”、“昌黎先生”。唐代杰出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。

贞元八年(792年),韩愈登进士第,两任节度推官,累官监察御史。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,历都官员外郎、史馆修撰、中书舍人等职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,参与讨平“淮西之乱”。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。晚年官至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伯,并从祀孔庙。

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被后人尊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后人将其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合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他提出的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散文的写作理论,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邙山

    读音:māng shān

    繁体字:邙山

    意思:即北邙山。一作北芒,也称芒山、郏山、北山。在今河南省·洛阳市东北。
      ▶汉·魏以来,为王侯公卿归葬之处。
      ▶三国·魏·应璩《与程文信书》:“南临洛水,北据邙山。”

  • 孟郊

    读音:mèng jiāo

    繁体字:孟郊

    英语:Meng Jiao

    详细释义:人名。(公元751~814)字东野,湖州武康人,唐代诗人。性狷介,为诗有理致,然思苦奇涩,韩愈引为忘年交。与贾

  • 从此

    读音:cóng cǐ

    繁体字:從此

    短语:尔后 随后 后 后来 过后 事后 其后 从此以后 然后 之后 嗣后 下

    英语:thence

    意思:(从此,从此)<

  • 北邙

    读音:běi máng

    繁体字:北邙

    意思:亦作“北芒”。
     
     1.山名。即邙山。因在洛阳之北,故名。
      ▶东汉、魏、晋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。
      ▶汉·梁鸿《五噫歌》:“陟彼北芒兮,噫!顾瞻帝京兮,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