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
《湖州歌九十八首》
沿河树折枣初剥,满地藤枯瓜未收。
沿河树折枣初剥,满地藤枯瓜未收。
意思:
沿河树折枣开始剥,满地藤枯瓜不收。
出自作者[宋]汪元量的《湖州歌九十八首》
全文创作背景
《湖州歌九十八首》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,这些诗的创作背景与南宋朝廷的灭亡和元朝的兴起密切相关。作为南宋遗民,汪元量深感亡国之痛,他的这组诗表达了对故国的深深怀念和对亡国的哀怨凄情。这些诗以联章的形式,通过描绘自然景色、抒发内心感受,展现了作者对江南故土和人民的思念,以及对元朝统治下的无奈和悲痛。整体风格缠绵惆怅、凄神哀肠,读来让人顿生悲凉。
相关句子
沿河树折枣初剥,满地藤枯瓜未收。
-- 出自《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六十三》作者:[宋]汪元量
沿河求之,不亦颠乎?
-- 出自《河中石兽》作者:[清]纪昀
助月微明散,沿河丽景浮。
-- 出自《省试七月流火》作者:[唐]敬括
京口沿河卖酒家,东边杨柳北边花。
-- 出自《湖州歌九十八首》作者:[宋]汪元量
京口沿河卖酒家,东边杨柳北边花。
-- 出自《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十八》作者:[宋]汪元量
沿河西复西,草草屋数椽。
-- 出自《八月中浣同官会于尘外亭分韵得烟字》作者:[宋]度正
小亭门向月斜开,满地凉风满地苔。
-- 出自《杨家南亭》作者:[唐]白居易
满地黄花堆积。
-- 出自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作者:[宋]李清照
满地黄花恨。
-- 出自《点绛唇·眉叶颦愁》作者:[宋]陈允平
金铺满地苔衣。
-- 出自《柳梢青·露冷仙梯》作者:[宋]赵与仁
满地落英红。
-- 出自《菩萨蛮·娇香淡染胭脂雪》作者:[宋]晏几道
徐步金莲满地。
-- 出自《谒金门·真个美》作者:[宋]无名氏
满地东风芳草。
-- 出自《清平乐·绮疏新晓》作者:[宋]赵长卿
落叶西风满地。
-- 出自《如梦令·落叶西风满地》作者:[宋]刘辰翁
满地风雨。
-- 出自《一落索·鸟散馀花飞舞》作者:[宋]吕渭老
池荒眠鹭石,树折饮猿藤。
-- 出自《捧檄家山》作者:[宋]史卫卿
草开当井地,树折带巢枝。
-- 出自《长安雪后》作者:[唐]喻坦之
后夜禅初入,前溪树折冰。
-- 出自《寄双泉大师师兄》作者:[唐]齐己
树折枣初剥,藤枯瓜未收。
-- 出自《封丘》作者:[宋]汪元量
树折怜巢覆,泉清见叶沈。
-- 出自《山行归晚》作者:[宋]释善珍
树折巢堕鸟,阶荒草覆虫。
-- 出自《经故杨太尉旧居》作者:[唐]许棠
山空乱猿叫,树折一鸡颠。
-- 出自《太寒早行》作者:[宋]石介
枣初赤,倾路且停车。
-- 出自《枣下何纂纂》作者:[明]何景明
汉纪偷桃旧,豳风剥枣初。
-- 出自《七十初度漫赋二十六韵》作者:[明]王稚登
遥怜壶枣初成实,似说占禾半吐花。
-- 出自《和因上人三首》作者:[宋]王之道
矗天柳色新条改,垂地藤阴旧迹留。
-- 出自《偶得希真岩壑旧隐正在小圃因赋》作者:[宋]李曾伯
明月未收光。
-- 出自《诗》作者:[魏晋]阮瑀
云疏雨未收。
-- 出自《阮郎归·留连春意晚花稠》作者:[宋]赵眘
红蕉露未收。
-- 出自《唐多令 感怀》作者:[清]徐灿
送了春归雨未收。
-- 出自《鹧鸪天·送了春归雨未收》作者:[宋]廖行之
诗句原文
船到沧州且少留,客来同上酒家楼。
沿河树折枣初剥,满地藤枯瓜未收。
作者介绍
汪元量(1241~1317年后),南宋末诗人、词人、宫廷琴师。字大有,号水云,亦自号水云子、楚狂、江南倦客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
咸淳(1265年~1274年)进士。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、善鼓琴供奉内廷。元军下临安,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。留大都,侍奉帝后。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,囚禁狱中,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,常去探望,两人以诗唱和,互相激励,结下了深厚情谊。至元二十五年(1288年),得元世祖许可,出家为道士,离开大都还江南,暗中结交抗元志士,在浙、赣一带鼓动反元,图谋恢复宋室江山。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。谢翱曾作《续操琴·哀江南》,歌颂其抗元活动。晚年退居杭州,为道士以终。
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,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、去国之苦而作,在后世有“宋亡之诗史”之誉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评论道:“其诗多慷慨悲歌,有故宫离黍之感,于宋末之事,皆可据以征信。”有《湖山类稿》五卷、《水云集》一卷传世。
关键词解释
沿河
读音:
yán hé
繁体字:
沿河
意思:
1.靠河地带。
▶唐·敬括《省试七月流火》诗:“助月微明散,沿河丽景浮。”
▶《宋史•河渠志七》:“自常州至望亭一百三十五里,运河一有所节,则沿河之田,旱岁资
沿河详解
名句
|
成语
|
杂谈
|
词典
|
字典
|
拼音
|
谜语
|
拆字
|
造句
|
诗词上一句
|
诗词下一句
|
名字赏析
|
人物
|
其他
|
今日天气诗词
|
热门搜索
Copyright ©
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