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》 沈沈延阁抱丹墀,松色苔花颢露滋。

沈沈延阁抱丹墀,松色苔花颢露滋。

意思:沈沈延合抱丹墀,松色苔花颢露滋。

出自作者[唐]杨巨源的《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沈延阁为背景,描绘了其周围的环境和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。 首联“沈沈延阁抱丹墀,松色苔花颢露滋。”诗人以深沉的笔调描绘了延阁的景象,丹墀(宫殿前的红色台阶)被延阁怀抱,松树和苔花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鲜亮。这不仅描绘了延阁的美丽,也暗示了其历史的悠久和庄重。 颔联“爽气晓来青玉甃,薰风宿在翠花旗。”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延阁的氛围,清晨的清爽之气与青玉砌成的台阶相映成趣,翠色的旗帜在微风中摇曳。这些细节描绘出延阁的宁静和祥和,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尊重。 颈联“方瞻御陌三条广,犹觉仙门一刻迟。”诗人将延阁与皇帝的御道相比,表达了对延阁的敬仰之情。延阁就像仙门一样,让人流连忘返,而御道则显得匆忙而短暂。这里诗人流露出对延阁的深深留恋和不舍。 尾联“此地含香从白首,冯唐何事怨明时。”诗人以含香(指古代以香草为佩的官员)自喻,表达了对延阁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。而冯唐则是一个被埋没的人才,他抱怨明时(指贤明的时代)埋没了他。这里诗人也表达了对延阁周围环境中的人才的惋惜之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延阁为背景,通过描绘其周围的环境和氛围,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喜爱和敬仰之情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人才的惋惜之情。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沈沈延阁抱丹墀,松色苔花颢露滋。
爽气晓来青玉甃,薰风宿在翠花旗。
方瞻御陌三条广,犹觉仙门一刻迟。
此地含香从白首,冯唐何事怨明时。
作者介绍
唐代诗人。字景山,后改名巨济。河中治所(今山西永济)人。贞元五年(789)进士。初为张弘靖从事,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,迁虞部员外郎。出为凤翔少尹,复召授国子司业。长庆四年(824),辞官退休,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,食其禄终身。关于杨巨源生年,据方崧卿《韩集举正》考订。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作于长庆四年(824),序中述及杨有“年满七十”、“去归其乡”语。由此推断,杨当生于755年,卒年不详。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丹墀

    读音:dan chi

    繁体字:丹墀

    英语:vermilion steps leading up to a palace hall

    意思:
     1.指宫殿的赤色臺阶或赤色地面。
      ▶《宋书•

  • 沈沈

    读音:拼音:shěn shěn

    沈沈的解释

    亦作“沉沉”。1.盛貌;茂盛貌。《淮南子·俶真训》:“不以曲故,是非相尤。茫茫沉沉,是谓大治。” 高诱 注:“茫茫沉沉,盛貌。”《文选·谢朓<始出尚书省>诗》:“衰柳尚沉沉,凝露方泥泥。” 李善 注:“沉沉,茂盛之貌也。” 唐 李

  • 延阁

    读音:yán gé

    繁体字:延閣

    意思:(延阁,延阁)

     1.古代帝王藏书之所。
      ▶《汉书•艺文志》“于是建藏书之策”颜师古注引如淳曰:“刘歆《七略》曰:‘外则有太常、太史、博士之藏,内则有延阁、广内、秘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