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大雷电有作》 跳梁剩压卵,千里念蹂践。

跳梁剩压卵,千里念蹂践。

意思:跳梁剩余压鸡蛋,千里念践踏。

出自作者[近代]陈三立的《大雷电有作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划尽一楼奇,景物焕天眼》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生动描绘,它以细腻的笔触,细腻的观察,将湖光山色、雁鹜龟鱼、霜堤塔影等自然景观描绘得淋漓尽致。 首联“划尽一楼奇,景物焕天眼”,诗人以“划尽一楼奇”来形容湖景之美,表达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。而“景物焕天眼”则更进一步描绘了湖光山色的壮丽景象,仿佛能唤醒人的心灵深处。 颔联“雁骛时点缀,龟鱼共游衍”,诗人以雁鹜点缀湖面,以龟鱼畅游湖底,生动地描绘出湖面的宁静与生机。 颈联“霜堤秃后株,黄绿作深浅”,诗人描绘了霜后湖堤树木的景象,黄绿交错,色彩深浅不一,给人以清新的美感。 接下来的几联,诗人继续描绘湖景,从塔影、寒漪、孤艇到灵辉醉鬼梦,再到酒碗恣偃蹇,每一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。然而,诗人也并未忘记描绘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,如“破山烧大浸,势与坤轴撼”、“跳梁剩压卵,千里念蹂践”,这些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。 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。同时,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考,如“竖儒稽灾祥,宁以智自免”,表达了诗人对命运和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生命的活力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划尽一楼奇,景物焕天眼。
晴湖镜奁开,云岫屏风展。
雁骛时点缀,龟鱼共游衍。
霜堤秃后株,黄绿作深浅。
塔影卧寒漪,孤艇月中显。
灵辉醉鬼梦,酒碗恣偃蹇。
初夕偪霾曀,雷电下扫卷。
文豹号万仞,金蛇绕百转。
破山烧大浸,势与坤轴撼。
飙海旋一螺,震撼保余喘。
乖阳乘驳阴,天人气相演。
疆鄙果兆乱,过师塞船辇。
跳梁剩压卵,千里念蹂践。
竖儒稽灾祥,宁以智自免。
鸡鸣起欠伸,悲笳在城阪。
作者介绍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

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,历任吏部行走、主事。1898年戊戌政变后,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

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跳梁

    读音:tiào liáng

    繁体字:跳梁

    意思:见“跳踉”。

    解释:跳跃;腾跃东西跳梁|屈伸跳梁。也形容跋扈跳梁妄作。

    详细释义:跳跃。语出庄子?逍遥游:『子独不见

  • 千里

    读音:qiān lǐ

    繁体字:千裏

    英语:a thousand li;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

    意思: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。
      ▶《左传•僖公三十二年

  • 蹂践

    读音:róu jiàn

    繁体字:蹂踐

    意思:(蹂践,蹂践)

     1.踩踏。
      ▶《史记•项羽本纪》:“王翳取其头,余骑相蹂践争项王,相杀者数十人。”
      ▶《旧五代史•唐书•庄宗纪八》“是月丙子,葬于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