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题玉像堂》 入夜无烟灯更好,堂中唯有转经人。

入夜无烟灯更好,堂中唯有转经人。

意思:到了夜里没有烟灯更好,堂中只有转经人。

出自作者[唐]张籍的《题玉像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玉毫不着世间尘,辉相分明十八身。入夜无烟灯更好,堂中唯有转经人。》是一首描绘寺庙中佛像和僧人日常生活的诗,通过对寺庙中玉毫佛像和僧人转经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和僧人的敬仰之情。 首句“玉毫不着世间尘,辉相分明十八身。”中,“玉毫”是佛的眉间白毫,这里用来比喻佛像的庄严之相。“不着世间尘”表达了佛像超脱世俗,清净无染的高洁之态。“辉相分明十八身”则描绘了寺庙中众多佛像的清晰面貌,表现出寺庙的庄严和神圣。 第二句“入夜无烟灯更好,堂中唯有转经人。”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中的夜晚景象。“无烟灯更好”表达了寺庙夜晚的宁静和清洁,没有烟火之扰,只有明亮的灯火和僧人转经的场景。而“堂中唯有转经人”则表达了僧人虔诚修行,转经祈福的场景,进一步烘托出寺庙的宁静和神圣。 整首诗通过对寺庙中佛像和僧人日常生活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对佛教和僧人的敬仰之情。同时,也通过这种描绘,展现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,以及僧人虔诚修行的精神风貌。整首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玉毫不着世间尘,辉相分明十八身。
入夜无烟灯更好,堂中唯有转经人。
作者介绍 苏辙简介
张籍(约766年—约830年),字文昌,唐代诗人,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汉族,先世移居和州,遂为和州乌江(今安徽和县乌江镇)人。世称“张水部”、“张司业”。张籍为韩门大弟子,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,并称“张王乐府”。代表作有《秋思》、《节妇吟》、《野老歌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入夜

    读音:rù yè

    繁体字:入夜

    英语:at nightfall

    意思:到了晚上。
      ▶唐·王勃《寒梧栖凤赋》:“游必有方,哂南飞之惊鹊;音能中吕,嗟入夜之啼鸟。”
      ▶唐·李端《云际中

  • 无烟

    见“ 无烟 ”。
    亦作“ 无烟 ”。1.没有烟火。 南朝 梁元帝 《咏萤火》:“著人疑不热,集草讶无烟。”
    (2).没有炊烟。指未做饭。 唐 元稹 《连昌宫词》:“初过寒食一百六,店舍无烟宫树緑。”一本作“ 无烟 ”。 宋 范成大 《暮春上塘道中》诗:“店舍无烟野水寒,竞船人醉鼓阑珊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十二:“﹝ 杨貽德 ﹞閭巷僦居,不露行止,旅舍无烟,藜藿不给,未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