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送盛斯徵赴长沙》 蛮中瘴远三湘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。

蛮中瘴远三湘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。

意思:蛮中瘴气远湘江水,江畔春季逢十月花。

出自作者[明]徐祯卿的《送盛斯徵赴长沙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的主题是远离故乡、身在异乡的愁思。诗人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期待,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。 首联“昔愁越隽千峰仄,转入巴渝万里赊”,诗人以一种忧虑和担忧的语气开始,描述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。他担心越隽的山峰险峻,担心路程的遥远,这是对未来旅途的担忧和忧虑。 颔联“岂料圣恩怜贾谊,犹烦佐郡出长沙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,因为皇帝仍然让他担任郡守,离开家乡到远方去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和忠诚,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。 颈联“蛮中瘴远三湘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”,诗人描绘了异乡的景色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他描述了远离家乡的蛮荒之地,那里的瘴气弥漫,三湘之水流淌,而在江畔,春天的花朵正在绽放。这里诗人通过描绘异乡的景色,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尾联“遥听岳阳楼上笛,可能回首忆京华”,诗人以一种期待和渴望的语气结束,他想象自己在岳阳楼上听到笛声,是否会回想起京城的美好时光。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待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、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,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。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,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乡和未来的深深眷恋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昔愁越隽千峰仄,转入巴渝万里赊。
岂料圣恩怜贾谊,犹烦佐郡出长沙。
蛮中瘴远三湘水,江畔春逢十月花。
遥听岳阳楼上笛,可能回首忆京华。
作者介绍 徐祯卿简介
徐祯卿(1479-1511年),字昌谷,一字昌国,汉族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,祖籍常熟梅李镇,后迁居吴县。明代文学家,被人称为“吴中诗冠”,是吴中四才子(亦称江南四大才子)之一。因“文章江左家家玉,烟月扬州树树花”之绝句而为人称誉。

徐祯卿天性聪颖,擅长文理,人称“家不蓄一书,而无所不通”。早年学文于吴宽,学书法于李应祯。在文学流派上,与李梦阳、何景明、康海、王九思、边贡和王廷相并成为“前七子”,强调文章学习秦汉,古诗推崇汉魏,近体宗法盛唐,王世贞《艺苑卮言》内引有“文章江左家家玉,烟月扬州树树花”之绝句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三湘

    读音:sān xiāng

    繁体字:三湘

    意思:
     1.湖南·湘乡、湘潭、湘阴(或湘源),合称三湘。见《太平寰宇记•江南西道十四•全州》。但古人诗文中的三湘,多泛指湘江流域及洞庭湖地区。
      ▶唐·李白《江夏使君叔席上赠

  • 十月

    读音:shí yuè

    繁体字:十月

    意思:
     1.一年中的第十月。
      ▶《诗•豳风•七月》:“八月其穫,十月陨萚。”
      ▶《史记•刘敬叔孙通列传》:“汉七年,长乐宫成,诚侯群臣皆朝十月。”
      ▶司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