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独有堂》 未能融物我,难与话希夷。

未能融物我,难与话希夷。

意思:不能融物我,很难与话希夷。

出自作者[宋]郭印的《独有堂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是赞美至道(即最高的道德、真理)的,它充满了对至高无上的真理的深深敬仰和疑惑。 首句“至道浑疑独,头头岂或遗”中,“至道”指的是最高的道德或真理;“浑疑独”表达了对于至道的理解模糊而独特;“头头”在此处指具体的事物,这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至道虽然难以理解,但并不遗漏任何具体的事物。 “尘中如默契,圣处自深知”表达了诗人对圣人(此处指理解并实践至道的人)的理解和敬仰,他希望能在尘世中找到与至道相通的共鸣,同时也对圣人深知至道的智慧表示钦佩。 “一体珠同贯,多方路益歧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至道的理解——至道就像一体贯穿的珍珠,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完美的;而世间万物就像是一条条道路,虽然歧途众多,但都通向同一个目标,即至道。 最后,“未能融物我,难与话希夷”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局限——他还没有完全理解至道,无法与他人分享他的理解,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至道的深深敬仰和追求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充满了对至道的敬仰和追求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困惑和局限。这是一种深深的、对真理的渴望和追求,也是诗人对人生哲学的独特理解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至道浑疑独,头头岂或遗。
尘中如默契,圣处自深知。
一体珠同贯,多方路益歧。
未能融物我,难与话希夷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未能

    读音:拼音:wèi néng 五笔:fice

    未能的解释

    词语分解

    • 未的解释 未 è 不,不曾,没有:未必。未曾(唍 )。未来。未尝。未竟(没有完成的)。未及(a.没有来得及;b.没有达到)。 地支的第八位,属羊。 用
  • 希夷

    引用解释

    1.《老子》:“视之不见名曰夷,听之不闻名曰希。” 河上公 注:“无色曰夷,无声曰希。”后因以“希夷”指虚寂玄妙。 南朝 梁 萧统 《谢敕参解讲启》:“至理希夷,微言渊奥,非所能钻仰。” 唐 权德舆 《奉和郑宾客相公摄官丰陵扈从之作》诗:“莫究希夷理,空怀涣汗恩。”

    2.指虚寂玄妙的境界。 唐 韩愈 《顺宗实录五》:“臣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