谁家数应中和节,十亩寒轻二月霜。
意思:谁家数与中和节,十亩寒轻二月霜。
出自作者[元]王逢的《古怀(二首)》
全文赏析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。
首句“槿篱莎径入林堂,春作无牵午漏长。”描绘了诗人走进树林的景象,槿篱和莎径构成了道路,而林堂则隐约可见。春作在午后进行,时间似乎拉长了。这里的“春作”可能指的是春天的劳作,而“无牵”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对生活的自由态度。
“音歇野莺新绿浅,影浮潭鲫小红香。”这两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,野莺的歌声逐渐消失,新绿的叶子映入眼帘,潭中的鲫鱼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红艳。这些细节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。
“谁家数应中和节,十亩寒轻二月霜。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,他感叹生活中的规律和自然规律。谁家的应和着中和节气,而十亩的寒轻和二月霜则是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感受。
“忍贳缊袍偿酒债,时人将谓独醒狂。”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生活态度,他愿意忍受寒冷的冬天来换取酒债,尽管世人将他的行为视为独醒狂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对自由的追求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。诗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体现。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情感,值得一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