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》 扁舟未得如君去,空向沧江梦所思。

扁舟未得如君去,空向沧江梦所思。

意思:小船没有得到像你离开,空向澜沧江在梦中所想。

出自作者[唐]崔涂的《途中秋晚送友人归江南》

全文赏析

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,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在离别时的情感和感受。 首句“又指烟波算路岐,此生多是厌羁离”,直接点明主题:离别和厌倦漂泊。诗人用烟波代表了路岐,暗示了他对旅途的厌倦和对未来的迷茫。而“此生多是”则表达了他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深深厌倦和无奈。 “正逢摇落仍须别”和“不待登临已合悲”,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必然性和提前到来的悲伤。前者暗示了他们即将到来的离别,而后者则直接表达了悲伤的情感。 “里巷半空兵过后,水云初冷雁来时”,这两句描绘了离别的背景:战乱后的城市,初秋的景象,以及大雁南飞的冷清。这些描绘为离别的情感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真实感。 最后两句,“扁舟未得如君去,空向沧江梦所思”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。他希望自己能像朋友一样离开,但却无法做到,只能独自在沧江畔思念朋友。这种深深的思念和遗憾,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感人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背景,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法相见的遗憾,是一首非常动人的诗篇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又指烟波算路岐,此生多是厌羁离。
正逢摇落仍须别,不待登临已合悲。
里巷半空兵过后,水云初冷雁来时。
扁舟未得如君去,空向沧江梦所思。
作者介绍
崔涂[唐](约公元887年前后在世),字礼山,善音律,尤善长笛,唐朝江南人,今浙江桐庐、建德一带,唐末诗人,生卒年、生平均不详,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。唐僖宗光启四年(888)进士,《全唐诗》存其诗1卷。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《除夜有怀》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如君

    读音:rú jūn

    繁体字:如君

    意思:旧称他人之妾。
      ▶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,心里着气,商量要娶一个如君,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,接进士的书香。”
      ▶清·俞正燮《癸巳类稿•释小补楚

  • 沧江

    读音:cāng jiāng

    繁体字:滄江

    意思:(沧江,沧江)
    江流;江水。以江水呈苍色,故称。
      ▶南朝·梁·任昉《赠郭桐庐》诗:“沧江路穷此,湍险方自兹。”
      ▶唐·陈子昂《群公集毕氏林亭》诗:“子牟恋

  • 扁舟

    读音:piān zhōu

    繁体字:扁舟

    英语:canoe

    意思:I
    小船。
       ▶《史记•货殖列传》:“范蠡既雪会稽之耻,乃喟然而叹曰:‘计然之策七,越用其五而得意。既已施于国,吾欲用之

  • 所思

    读音:suǒ sī

    繁体字:所思

    意思:
     1.所思慕的人;所思虑的事。
      ▶《楚辞•九歌•山鬼》:“被石兰兮带杜衡,折芳馨兮遗所思。”
      ▶唐·孟郊《同年春宴》诗:“幽蘅发空曲,芳杜绵所思。”
     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