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首页 《和江邻几省中赏小桃》 初见嫩红无不喜,终知俗艳几多妍。

初见嫩红无不喜,终知俗艳几多妍。

意思:初看嫩红色没有不高兴,终于知道俗艳多少美丽。

出自作者[宋]梅尧臣的《和江邻几省中赏小桃》

全文赏析

这首诗《年年二月卖花天》是一首对花卉的生动描绘,通过对小桃、红桃、牡丹等花卉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花卉的热爱和对世俗艳丽之花的批判。 首句“年年二月卖花天”点明时节并暗示主题,即花市繁盛,花农开始出售花卉。第二句“唯有小桃偏占先”则描绘出小桃花朵娇艳,占尽春光的景象。小桃通常指初春开放的桃树,其娇嫩的花朵在早春的寒意中显得尤为珍贵。诗人用“偏占先”三字形象地描绘出小桃的独特地位,同时也表达出他对小桃的喜爱之情。 “初见嫩红无不喜”一句,诗人用“无不喜”三字表达出对嫩红的赞美之情。嫩红是新生的、充满生机的色彩,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。诗人对嫩红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。 “终知俗艳几多妍”一句,诗人对世俗艳丽之花的批判之意显露无遗。诗人认为,尽管这些花在表面上可能很艳丽,但它们的美丽往往是短暂的,缺乏生命力。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浮华、虚荣的批判,以及对自然、真实之美的追求。 接下来的几行诗描绘了不同花卉在花市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。“邻翁已折郊园里,贵客争夸粉署边”,这两句诗分别描绘了邻翁折花和贵客争夸花的情况,进一步表达了花的地位和价值。最后两句“可惜工夫吟向此,会须留醉牡丹前”,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吟咏这些花的愿望,但同时也意识到只有与牡丹共饮才能真正体验到花的美丽。这既是对花的赞美,也是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。 总的来说,这首诗通过对花卉的描绘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、真实之美的追求和对世俗艳丽之花的批判。同时,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,以及对与花共醉的向往。这首诗语言优美,情感真挚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

相关句子

诗句原文
年年二月卖花天,唯有小桃偏占先。
初见嫩红无不喜,终知俗艳几多妍。
邻翁已折郊园里,贵客争夸粉署边。
可惜工夫吟向此,会须留醉牡丹前。
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
梅尧臣(1002年5月31日—1060年5月27日),字圣俞,世称宛陵先生,汉族,宣州宣城(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)人。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,给事中梅询从子。

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,历镇安军节度判官。于皇祐三年(1051年)始得宋仁宗召试,赐同进士出身,为太常博士。以欧阳修荐,为国子监直讲,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,故世称“梅直讲”、“梅都官”。嘉祐五年(1060年),梅尧臣去世,年五十九。

梅尧臣少即能诗,与苏舜钦齐名,时号“苏梅”,又与欧阳修并称“欧梅”。为诗主张写实,反对西昆体,所作力求平淡、含蓄,被誉为宋诗的“开山祖师”。曾参与编撰《新唐书》,并为《孙子兵法》作注。另有《宛陵先生集》及《毛诗小传》等。

关键词解释

  • 俗艳

    读音:sú yàn

    繁体字:俗艷

    造句:

  • 嫩红

    读音:nèn hóng

    繁体字:嫩紅

    意思:(嫩红,嫩红)
    浅红。
      ▶前蜀·薛昭薀《浣溪沙》词:“帘下三间出寺墻,满街垂柳绿阴长,嫩红轻翠间浓妆。”
      ▶后蜀·顾敻《遐方怨》词:“嫩红双脸似花明,两条眉黛

  • 几多

    读音:jǐ duō

    繁体字:幾多

    英语:how

    意思:(几多,几多)

     1.几许,多少。
      ▶唐·李商隐《代赠》诗之二:“总把春山扫眉黛,不知供得几多愁!”南唐·李煜《虞美人》

  • 初见

    读音:chū jiàn

    繁体字:初見

    意思:(初见,初见)
    初次见面。
      ▶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•纰漏》:“元皇初见贺司空,言及吴时事。”
      ▶宋·文同《送通判喻郎中》诗之二:“群居五百日,日日如初见

  • 无不

    读音:wú bù

    繁体字:無不

    短语:概 个个 一律 一概

    英语:all without exception

    意思:(无不,无不)
    没有不;全是。
      ▶《

名句 | 成语 | 杂谈 | 词典 | 字典 | 拼音 | 谜语 | 拆字 | 造句 | 诗词上一句 | 诗词下一句 | 名字赏析 | 人物 | 其他 | 今日天气诗词 | 热门搜索 Copyright © 湘ICP备17014254号